字好书
送信南归雁荡山

《送信南归雁荡山》

时间: 2025-05-06 17:52:56

诗句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2:56

原文展示: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高耸的山峰旁边是积满水的湖泊,秋天的气息与远处的山水相连。路在深厚的云雾之中,人们的思绪却想要回到最高的山顶。夜空中的明月正好升起,危崖上的树木稀疏,猿猴的叫声也变得稀少。谁能和我一起无所思无念,只有这寥寥数人,默默掩上门扉。

注释:

字词注释:

  • :邻近、相邻。
  • 积水:指积聚的水,可能是湖泊或雨水。
  • 秋势:秋天的气息或景象。
  • 绝顶:山的最高点,引申为理想或归宿。
  • 来月正:月亮在此时正好升起。
  • 危木:险峻的树木,指生长在悬崖边的树木。
  • 猿稀:猿猴的叫声稀少,暗示环境的静谧。
  • 同无念:一起无所思绪,心无杂念。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希昼,宋代诗人,禅宗僧人,擅长诗歌,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个人内心的思考。其诗风清新,常与禅意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览雁荡山时,面对壮丽的山水,结合自身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送信南归雁荡山》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索。首联“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以宏大的山水景象开篇,描绘出秋天的清冷与静谧,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接下来的“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则通过“深云”与“绝顶”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归宿的渴望与追求。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中,“长天”与“明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危木”与“猿稀”则透出一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一种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最后一句“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显得孤寂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种禅意与孤独,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思考,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峰邻积水:描绘高峰与水面相邻的景象,象征自然的壮丽。
  2. 秋势远相依:秋天的气息仿佛与远处的山水融为一体,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3. 路在深云里:路途隐没在深厚的云雾中,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
  4. 人思绝顶归:人们的思想渴望到达理想的顶峰,反映出追求与向往。
  5. 长天来月正:夜空中的明月恰好升起,与自然的变化相呼应。
  6. 危木度猿稀:险峻的树木与稀少的猿声,增添了孤独的气氛。
  7. 谁得同无念:诗人渴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又感到孤独。
  8. 寥寥此掩扉:只有寥寥几人,默默关上门扉,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无奈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峰邻积水”和“长天来月正”,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山水、月亮、猿猴等意象交织,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 象征:山水象征理想与追寻,孤独则象征人生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展现了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峰:象征高远、坚定的理想。
  • 积水:象征生命的积淀与沉淀。
  • 秋势:秋天的气息,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迁。
  • 长天:象征广阔的天地和生命的浩瀚。
  • 危木: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峰邻积水”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春天的花海
    • B. 秋天的山水
    • C. 夏天的海洋
    • D. 冬天的雪山
  2. 诗中提到的“绝顶”指的是:

    • A. 最高的山顶
    • B. 一种思想境界
    • C. 绝对的孤独
    • D. 一种生活方式
  3. 诗的最后一句“寥寥此掩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快乐与满足
    • B. 孤独与无奈
    • C. 兴奋与期待
    • D. 忧伤与失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希昼的诗更加强调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而王维则在山水之间寻找宁静与归属。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3.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太湖口二首 其一 吴门道中二首 失调名 吴樯越橹,都是利名人 又 减字木兰花 卜算子 其三 庐山诗二首 其一 了斋自警六首 其一 藏春峡四首 其三 和刘太守十洲诗 雪汀 佚老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包含气的词语有哪些 联职 风字旁的字 移动 廾字旁的字 奴颜婢睐 包含慰的成语 匹合 生巧 勤王之师 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犹在耳 鬲字旁的字 撒娇卖俏 啌咙 未知所措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