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47
立秋同侍御吴觉生游玉阳山
作者: 邢祚昌 〔明代〕
薄暮峰头溽暑收,
岚光霁处迥清秋。
蝉鸣高树青山晚,
露冷飞泉碧涧流。
百岁老僧黄石侣,
半生放客白云游。
回首繁华尘杂处,
何如此地赏清幽。
薄暮时分,山顶的暑气渐渐消退,
在云雾散去的地方,清秋的气息愈加明显。
蝉在高大的树上鸣叫,青山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
凉露滴落,飞泉从碧绿的山涧流淌而下。
百岁老僧是我在黄石山的朋友,
他半生游历,心中向往那白云飘荡的生活。
回头望去,那繁华的尘世喧嚣,
何必不在这里享受这清幽的环境呢?
作者介绍: 邢祚昌,明代诗人,生于万历年间,性格洒脱,重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立秋之际,作者与友人游览玉阳山,感受到山中清新宁静的秋意,与繁华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和谐。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邢祚昌与友人游览玉阳山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清幽。诗的开头以“薄暮峰头溽暑收”引入,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山峦,炎热的夏天逐渐被凉爽的秋风所取代。随着“岚光霁处迥清秋”的描写,读者能感受到云雾散去后,清秋的气息愈加明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紧接着,诗中描绘了蝉鸣和飞泉的意象,勾勒出高树与青山的美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一位“百岁老僧”,暗示了作者对长期隐逸生活的向往,老僧的存在象征着智慧与宁静的境界。而“回首繁华尘杂处”则是对尘世喧嚣的反思,表现出对清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一种放下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哲思,读后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繁华的反思,体现了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是在哪个季节写的?
诗中提到的“百岁老僧”象征什么?
诗人回首繁华尘杂处,是想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渲染和对人生的感悟,而邢祚昌的诗则强调了与友人共赏自然的清幽,反映出一种更为洒脱的生活态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