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秋同侍御吴觉生游玉阳山

《立秋同侍御吴觉生游玉阳山》

时间: 2025-05-07 18:14:47

诗句

薄暮峰头溽暑收,岚光霁处迥清秋。

蝉鸣高树青山晚,露冷飞泉碧涧流。

百岁老僧黄石侣,半生放客白云游。

回首繁华尘杂处,何如此地赏清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47

原文展示

立秋同侍御吴觉生游玉阳山
作者: 邢祚昌 〔明代〕

薄暮峰头溽暑收,
岚光霁处迥清秋。
蝉鸣高树青山晚,
露冷飞泉碧涧流。
百岁老僧黄石侣,
半生放客白云游。
回首繁华尘杂处,
何如此地赏清幽。

白话文翻译

薄暮时分,山顶的暑气渐渐消退,
在云雾散去的地方,清秋的气息愈加明显。
蝉在高大的树上鸣叫,青山在傍晚显得格外宁静,
凉露滴落,飞泉从碧绿的山涧流淌而下。
百岁老僧是我在黄石山的朋友,
他半生游历,心中向往那白云飘荡的生活。
回头望去,那繁华的尘世喧嚣,
何必不在这里享受这清幽的环境呢?

注释

  • 薄暮: 天色渐暗的傍晚时分。
  • 溽暑: 指湿热的炎热天气。
  • 岚光霁: 岚,指山间的雾气,霁,指天气放晴。岚光霁处即指天气放晴的山间。
  • 蝉鸣: 蝉叫,常被视为夏天的象征。
  • 飞泉: 从山上流下的泉水,形态优美。
  • 百岁老僧: 指年纪很大的僧人,象征智慧与宁静。
  • 黄石: 指黄石山,是道教圣地之一,常与隐逸生活相联系。
  • 放客: 指放下尘世的羁绊,追求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邢祚昌,明代诗人,生于万历年间,性格洒脱,重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立秋之际,作者与友人游览玉阳山,感受到山中清新宁静的秋意,与繁华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强调了自然之美与人内心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邢祚昌与友人游览玉阳山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清幽。诗的开头以“薄暮峰头溽暑收”引入,描绘出傍晚时分的山峦,炎热的夏天逐渐被凉爽的秋风所取代。随着“岚光霁处迥清秋”的描写,读者能感受到云雾散去后,清秋的气息愈加明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紧接着,诗中描绘了蝉鸣和飞泉的意象,勾勒出高树与青山的美丽景象,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一位“百岁老僧”,暗示了作者对长期隐逸生活的向往,老僧的存在象征着智慧与宁静的境界。而“回首繁华尘杂处”则是对尘世喧嚣的反思,表现出对清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传达了一种放下尘世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哲思,读后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与升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暮峰头溽暑收: 描述了傍晚时分,山顶的热气渐渐消退,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2. 岚光霁处迥清秋: 描绘云雾散去后的清秋,展现了自然的美好。
  3. 蝉鸣高树青山晚: 蝉鸣声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露冷飞泉碧涧流: 凉爽的露水与清澈的泉水流淌,表现出山间的清新气息。
  5. 百岁老僧黄石侣: 提到一位年迈的僧人,暗示了对智慧与宁静的向往。
  6. 半生放客白云游: 描绘了老僧的生活方式,放下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7. 回首繁华尘杂处: 回望繁华的尘世,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
  8. 何如此地赏清幽: 表达了对清幽自然境界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 “蝉鸣高树”中蝉鸣象征夏天的结束。
  • 拟人: “露冷飞泉”使自然元素更具生命力。
  • 对仗: 诗的句式整齐,展示了古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尘世繁华的反思,体现了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暮: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蝉鸣: 代表夏天的结束,也象征孤独与思考。
  • 飞泉: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清新。
  • 老僧: 象征智慧与宁静,反映出追求内心平和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是在哪个季节写的?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百岁老僧”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智慧与宁静
    • C. 年轻
    • D. 繁华
  3. 诗人回首繁华尘杂处,是想表达什么?

    • A. 对繁华的向往
    • B. 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渲染和对人生的感悟,而邢祚昌的诗则强调了与友人共赏自然的清幽,反映出一种更为洒脱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披仙阁上观酴醾二首 其一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露, 雪晴二首 其一 过蕉埙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舟中买双鳜鱼 仲冬诏追造朝供尚书郎职舟行阻风青泥三首 答章汉直 御命郊劳使客,船过崇德县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故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包含光的词语有哪些 爿字旁的字 厉疾 西干 琴挑文君 蛇杯弓影 攴字旁的字 品词 朝朝 犬字旁的字 包含曲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霜露之疾 私仇不及公 三十六行 包含淤的词语有哪些 松心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