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7:58
陇上行
作者: 张仲素 〔唐代〕
行到黄云陇,唯闻羌戍鼙。
不如山下水,犹得任东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云笼罩的高地上行走的情景,远处传来羌族边防军的鼓声。与其在此地感受那种孤寂与压迫,不如在山下的河水边游玩,随心所欲,任其东流西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羌戍”指的是当时边防驻军,象征着边疆的压力与孤独感。羌族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常常与中原王朝有军事和文化上的交流。
作者介绍
张仲素,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著作颇多,尤其以边塞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战争、边疆风光及士兵的心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唐代边疆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在辽阔的草原和高山之间,孤独和寂寞是士兵的常态,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陇上行》这首诗在短短的几句中,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独与压抑。通过对比,诗人将高地的孤寂与山下的水流自由进行对照,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无奈。第一句“行到黄云陇”描绘了一个黄云笼罩、环境恶劣的场景,令人感到压抑。而“唯闻羌戍鼙”,则通过边防军的鼓声,更加突显了孤独感,似乎在提醒人们身处战争的边缘,生存的压力随时都存在。第二句“不如山下水”,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逃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既有对边塞生活的无奈,也有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孤独的反思,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深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表达了对生活处境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测试
“羌戍鼙”中的“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类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食物
诗中提到的“山下水”象征什么?
A. 孤独
B. 自由
C. 战争
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态度是?
A. 满足
B. 渴望自由
C. 忽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及其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