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李颂侯

《送李颂侯》

时间: 2025-07-30 04:15:56

诗句

十载相暌似梦中,闻声各讶姓名同。

可堪话旧离亭雨,已是催人破浪风。

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

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15:56

原文展示:

十载相暌似梦中,
闻声各讶姓名同。
可堪话旧离亭雨,
已是催人破浪风。
析木西垂天汉碧,
扶桑东渡海潮红。
浮槎倘获支机石,
留补娲皇未奏功。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的分离,仿佛是在梦中,
听到你的声音,大家都惊讶我们同名。
可惜在这个离别的亭子里,雨水淋漓,
已经是催人奋起的破浪狂风。
在西边的天空,天河清澈如碧,
而在东边,扶桑岛上海浪翻红。
如果能够在浮筏上获得支机石,
那就能补天,完成娲皇未竟的事业。

注释:

  • :离别,分开。
  • :惊讶,感到意外。
  • 可堪:值得一提或令人感慨。
  • 话旧:谈论过去的事情。
  • 离亭:离别的亭子,指送别的地点。
  • 析木:指伐木,可能隐喻为努力、拼搏。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东海日出之地,象征光明和希望。
  • 浮槎:漂浮的筏子,象征着浮生与漂泊。
  • 娲皇:女娲,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补天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娲皇补天:出自《山海经》,女娲用五色石补天的传说,象征对灾难的修复与希望。
  • 扶桑:常用作象征东方和光明的典故,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家达,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怀念,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送李颂侯》是曹家达为送别好友李颂侯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体现了诗人在分别之际的感慨与期待。

诗歌鉴赏:

本诗以十载的离别为起点,营造了梦幻般的思绪,诗人通过与友人的隔离与重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往的怀念。开头的“十载相暌似梦中”,让人感受到时间的飞逝和离别的无奈,接着以“闻声各讶姓名同”描绘了再见时的惊喜与感慨,显示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可堪话旧离亭雨”,借用离亭的雨水,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似乎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无限眷恋。而“已是催人破浪风”则转向积极,表达了面对未来的勇气与希望。接着的描写“析木西垂天汉碧,扶桑东渡海潮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人生的壮阔与向往。最后一句“浮槎倘获支机石,留补娲皇未奏功”则将神话引入,隐喻着对理想和目标的追求,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相暌似梦中:十年分离,宛如梦境,表达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
  2. 闻声各讶姓名同:重逢时惊讶于彼此的名字,体现深厚的友谊与感动。
  3. 可堪话旧离亭雨:在离别的亭子中谈往事,雨水增添了离愁别绪。
  4. 已是催人破浪风: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挑战,鼓励人们勇敢向前。
  5. 析木西垂天汉碧:描绘宏伟的自然景象,象征着广阔的生命旅程。
  6. 扶桑东渡海潮红:表达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扶桑象征新的开始。
  7. 浮槎倘获支机石:希望在漂泊中获得灵感与机会,象征追求理想的勇气。
  8. 留补娲皇未奏功:借用神话,表达对人类理想的执着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十载相暌似梦中”,形象地表达了分离的感觉。
  • 对仗:如“析木西垂”和“扶桑东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扶桑、娲皇等象征理想、希望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回忆与未来的展望,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充满了对理想与希望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回忆的美好。
  2. :象征离别的伤感。
  3. 天汉:象征辽阔的生命与理想。
  4. 扶桑: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5. 浮槎:象征漂泊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十载相暌”意指: A. 十年的分别
    B. 十年的重聚
    C. 十年的旅行
    D. 十年的梦境

  2. “扶桑东渡”暗示了什么? A. 向西出发
    B. 向东出发
    C. 向南出发
    D. 向北出发

  3. “浮槎倘获支机石”中的“支机石”象征: A. 财富
    B. 灵感和机会
    C. 友情
    D. 学问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杜少府之任蜀》王勃

诗词对比:

  • 王之涣《送友人》:同样描绘离别与友谊,情感尤为真挚。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关注人生的理想与追求,展现了对未来的憧憬。

两者都以离别为题材,但风格与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对比与品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查询

明月落谁家为孟陬赋 郑枢密生日五首 其二 大雨坐海月庵 赠吴立之谒选入都二首 其二 上丞相寿 其九 驭外 秋雨叹 其二 集古句凡五首 其二 望湖亭 游感山题甘露台 吊齐斋先生尚书文节倪公 送谢伯仪守开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适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抬迭 鬯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包含均的成语 包含巷的成语 硫酸铝钾 金字旁的字 棺材 市井庸愚 云起雪飞 屋上乌 锐不可当 狐鸣鱼书 酒具 禾字旁的字 鲜蹦活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