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其二 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满江红 其二 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时间: 2025-04-26 23:38:49

诗句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49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二 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作者:李曾伯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白话文翻译

青春年华一晃而过,似乎只是这样堂堂地度过了。
刚刚明白,春天的思念与烦恼各占一份。
孩子般的我还在庭院的柳树下沉睡,梦中已然来到池塘边的草地。
不知道春天的气息已到达花梢,究竟有多深。
花儿正如同人们一般显得渺小。
人们应当如同往年那样美好。
只可惜吴帆远望已断,秦关的声音也隐约无踪。
我不怨恨碧云遮住了雁阵,只是愁苦于红雨催促黄莺衰老。
最痛苦的时刻是在茅店月明的夜晚,鸡鸣声响起时。

注释

  • 衮衮:形容声势浩大,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意气风发的样子。
  • 春思:春天的思念,意指对春天的渴望或感伤情绪。
  • 吴帆:指代水上行驶的船只,象征远方的思念。
  • 秦关:指代秦岭的关口,象征着遥远的地方。
  • 红雨:象征春雨,暗喻时光流逝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是宋代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为主。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借景抒情,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春天的情绪与个人心境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 其二》以春天为主题,诗人在悠然自得的春日中,感受到青春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头几句通过描绘青春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淡淡惆怅。诗人运用了“春思”和“春恼”这两个对立情感,展现了春天带来的复杂情绪。接着,诗人通过“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的描写,凸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了对离别与孤独的深切感受。吴帆和秦关的意象交织出一种离愁别绪,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的“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更是将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夜晚的宁静与鸡鸣的清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表达青春的光辉与活力,似乎一晃而过,带有感慨。

  2.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体现出春天所带来的思念和烦恼,情感复杂。

  3.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描绘一种恍惚的状态,显示出对春日的向往与追忆。

  4.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表达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5. 花正似,人人小。
    花的渺小与人类的渺小形成共鸣,传达生命的脆弱。

  6. 人应似,年年好。
    对人们的美好祝愿,期望年年如旧。

  7.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表现对远方的思念,吴帆与秦关的意象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8.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不怨恨自然的隔绝,而是担忧生命的衰老与流逝。

  9.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最后总结孤独的滋味,鸡鸣时分的清晨象征着又一天的开始,暗含无尽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思与春恼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情感的复杂性。
  • 对仗:如“春思”“春恼”,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春天的意象拟人化,使其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青春与时光流逝”,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亲情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青春:象征活力与生机,代表生命的美好时光。
  2. 春思与春恼:象征春天带来的情感波动,既有美好也有忧愁。
  3. 吴帆、秦关:象征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4. 红雨、莺:象征春天的生命轮回与无情的时光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青春的流逝
    B. 春天的美好
    C. 远方的思念
    D. 生活的无常

  2. 诗中“吴帆”象征什么? A. 远方的船只
    B. 孤独的心情
    C. 美好的回忆
    D. 亲人的思念

  3.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助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同样探讨春天与人生的关系。
  • 《春夜喜雨》:杜甫描写春雨滋润大地,表达对生活的希望。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满江红》: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命运,而《满江红》则更注重对青春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李曾伯诗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4. 《宋代文学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钤辖馆使王公 新春偶成 题江南秋晚图 送别 和曾侍读韵 古诗(三首)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观山灯献徐尚书 董娇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吧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初赛 肾气 畸人侔天 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长字旁的字 柳叶 包含评的成语 束手就擒 优豫 邑字旁的字 刻意求工 廾字旁的字 元恶未枭 倒绷孩儿 挑雪填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