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35
满江红 会稽怀古
作者: 华长发 〔清代〕
万马奔腾,钱江上横流无定。
但满眼风光似练,晴山如桁。
禹穴苔生封古篆,蔺亭草没馀荒径。
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天阴瞑。
呼君子,潮声应。
吊西子,溪流映。
叹十年生聚,而今安剩。
指点六陵衰草外,鹃啼长唤行人听。
笑书生,吟遍古江东,随鞭镫。
全诗翻译:
万马奔腾的景象,钱江上水流不定,四处都是风光,晴天的山如同横木。
禹的穴子上长满了苔藓,蔺亭旁的草丛掩埋了荒凉的小径。
我问那山陵何处有冬青树在哭泣,天色阴沉如夜。
呼唤君子,潮声回应我。
缅怀西子,溪水映照着她的身影。
我感叹这十年的聚散,如今剩下什么呢?
指点六陵外衰草丛生,杜鹃啼鸣长唤行人倾听。
我笑着对书生,吟诵古江东的诗篇,随即策马而行。
华长发,清代诗人,风格多变,擅长抒情诗。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满江红 会稽怀古》是华长发在游历钱塘江时所作,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满江红 会稽怀古》以抒情为主,融合了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的回顾,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开篇以“万马奔腾”描绘了钱江的壮阔,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紧接着“满眼风光似练”则将视线转向周围的自然美景,通过晴山的描写,构建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
诗中提到的“禹穴苔生封古篆”,不仅表达了自然的沧桑,也暗含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人通过问“山陵何处哭冬青”,引出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思考,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历史的沉重。接下来的“呼君子,潮声应”,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使诗歌更具生动感。
最后,诗人以“笑书生”收尾,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探讨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万马奔腾”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江水的流动
B. 钱江的壮观景象
C. 诗人的思考
“呼君子,潮声应”中“潮声”代表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诗人的感叹
C. 历史的回响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忘记历史
B. 怀念与反思
C. 赞美历史
与《滕王阁序》对比,两首作品都表现了对历史的缅怀与自然的赞美,但《满江红》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而《滕王阁序》则更注重宏观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满江红 会稽怀古》的诗意、背景及其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