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1:0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1:04:13
踏莎行
一领布袍,一床纸被。
葫芦拄杖为行李。
三杯两盏乐天真,
谁能与你争闲气。
满眼苍生,争名夺利。
朝朝只要巴家计。
教他吃个土馒头,
方知里面滋味。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洒脱与世无争的态度。他只穿着一件布袍,盖着一床纸被,手里拄着葫芦杖,身上带着简单的行李。喝着几杯酒,享受着单纯的快乐,谁还会跟你争那些无聊的琐事呢?眼前满是为了名利而争斗的人们,每天只想着怎么赚钱过日子。让他们尝尝土馒头的滋味,才会懂得其中的真谛。
这首词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苍生”与“争名夺利”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反映出对名利的冷嘲热讽。
作者介绍:此词作者佚名,生活在元代,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文人多以诗词抒发个人情感。此类作品常常表达对世俗纷争的反思。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商业繁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普遍。作者通过简朴的生活描绘,表达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超然。
《踏莎行》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开篇用“布袍”和“纸被”构建了简朴的生活形象,接着以“葫芦拄杖”为背景,隐喻了自由与游荡的生活状态。词中提到“乐天真”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情绪,反映出诗人不愿与他人争执的心态。在“满眼苍生,争名夺利”的对比中,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显而易见,强调了人们为名利而争吵的无谓与痛苦。
最后一句“教他吃个土馒头,方知里面滋味”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意在提醒人们经历艰苦生活后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真谛,这种深刻的哲理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通过对比,诗人将自我与他人、简单与复杂、快乐与烦恼对立起来,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真实生活的向往,值得读者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批判,强调真实生活的价值,倡导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所追求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的“布袍”象征什么?
“教他吃个土馒头”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