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8
入夜高檐雨,孤镫照欲明。
空堂沈海气,虚阁走江声。
但湿开州路,休浸滑县营。
何如劳旋后,留洗朔方兵。
夜幕降临,雨水在高高的屋檐下滴落,孤独的灯火即将点亮。
空荡荡的厅堂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虚空的阁楼传来江水的声音。
湿润的开州道路,不要淹没滑县的营地。
不如在这雨后辛劳,留给朔方的士兵一个干净的环境。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意境与古代文人对雨夜的思考和感受相契合,常见于古代诗词中对孤独、思乡、士兵生活的描写。
作者介绍:史密,清代诗人,创作风格多元,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夜,诗人通过描绘雨夜的情景,表达了对士兵艰辛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战士们的关怀与思念。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士兵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的“入夜高檐雨”便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寒冷的夜晚氛围,雨水滴落在屋檐下,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感。随后的“孤镫照欲明”则通过孤独的灯光映衬出一种温暖与希望,似乎在黑暗中寻找一丝光亮。
“空堂沈海气”与“虚阁走江声”进一步深化了空寂的气氛,空荡的空间与潮湿的空气交织,给人一种压抑感。此时,诗人将视野转向了开州与滑县,暗示了士兵在雨中行军的艰辛,表现了对他们苦难的同情与关心。
结尾的“何如劳旋后,留洗朔方兵”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在雨后的环境中得到洗涤与恢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士兵的深情厚谊。整体来看,诗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士兵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关怀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孤独的思考和对士兵的关怀,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对希望与光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滑县”是指什么?
诗人对士兵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