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观察使熊公方受左迁东昌太守为长歌寄之

《闻观察使熊公方受左迁东昌太守为长歌寄之》

时间: 2025-04-27 03:36:51

诗句

乱山嵬嵬雪扑天,云愁树寒寒无烟。

大河欲冻不可越,路遥翅短无由前。

去年遇敌桑弧鸣,贼来不近曹阳城。

交亲欲致范孟博,干戈怅阻孙子荆。

君今汲黯已卧守,河东季布必不久。

斯饥正跻南山幽,维霰难蒙日在蔀。

东北苍生今凛冽,幸逢尧舜忍决绝。

但须努力爱黎元,莫使弦歌负稷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36:51

原文展示

闻观察使熊公方受左迁东昌太守为长歌寄之

乱山嵬嵬雪扑天,
云愁树寒寒无烟。
大河欲冻不可越,
路遥翅短无由前。
去年遇敌桑弧鸣,
贼来不近曹阳城。
交亲欲致范孟博,
干戈怅阻孙子荆。
君今汲黯已卧守,
河东季布必不久。
斯饥正跻南山幽,
维霰难蒙日在蔀。
东北苍生今凛冽,
幸逢尧舜忍决绝。
但须努力爱黎元,
莫使弦歌负稷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乱山在雪中巍峨耸立,天空阴沉,树木寒冷而无烟的景象。大河快要结冰,无法逾越,路途遥远,翅膀短小无法前行。去年我曾遭遇敌人,弓弦响亮,贼人却未能逼近曹阳城。亲戚想要带来范孟博(指范蠡、孟尝君等贤士),但战争阻碍了与孙子荆的交往。如今你像汲黯一样卧守,河东的季布也不会久留。此刻饥荒正影响南山的隐秘,寒霰难以遮蔽阳光。东北的苍生如今十分寒冷,幸好遇到了尧舜之治,能够忍耐绝望。但愿你努力爱护百姓,别让音乐和歌声辜负了农耕的承诺。

注释

  • 嵬嵬:形容山势高耸、巍峨。
  • 扑天:形容雪花纷飞,仿佛扑向天空。
  • 翅短:比喻力量不足。
  • 桑弧:指弓箭,桑树制成的弓。
  • 曹阳城:指曹阳的城池,暗示抵御外敌的能力。
  • 汲黯:汉代名士,曾在朝廷中任职,后被贬。
  • 季布:指汉代的季布,因其义气和名声而著称。
  • 尧舜:古代贤君,象征仁政。
  • 稷契:稷是谷物之神,契是约定,暗指对农民的承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史密,清代诗人,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关注百姓疾苦,风格多反映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作者得知熊公(熊希龄)被左迁至东昌太守的消息后,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时局的忧虑。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凛冽的自然景象,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诗人用“乱山嵬嵬雪扑天”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冷清的氛围,暗示了政治上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以“大河欲冻不可越”来表达困境,似乎暗示着面临的重重障碍。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诗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忧虑与亲情的疏离。尤其在提及“交亲欲致范孟博”时,诗人流露出对良将贤士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对国家、对百姓的关怀。最后几句“但须努力爱黎元,莫使弦歌负稷契”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强调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紧密联系。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社会的深刻反思,极具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嵬嵬雪扑天:描绘了冬雪覆盖的山峦,象征着冷酷与孤立。
  • 云愁树寒寒无烟:树木在寒冷中无烟,暗示着萧条的社会状态。
  • 大河欲冻不可越:比喻着前路艰难,难以逾越的障碍。
  • 路遥翅短无由前:表达了无力感,似乎无力改变现状。
  • 去年遇敌桑弧鸣:追忆往昔的战斗与斗争,显示出历史的沉重。
  • 贼来不近曹阳城:表明了对家乡安全的忧虑。
  • 交亲欲致范孟博:展现了对贤士的渴望,表达了对人才的期待。
  • 干戈怅阻孙子荆:战争阻碍了亲情的交往,抒发了无奈。
  • 君今汲黯已卧守:暗指朋友的隐退,表达对好友的惋惜。
  • 河东季布必不久:借用历史人物,表达对未来的警觉。
  • 斯饥正跻南山幽:描绘了饥荒的严重,民生困苦。
  • 维霰难蒙日在蔀:意象生动,表现了寒霜遮蔽阳光的无奈。
  • 东北苍生今凛冽:强调百姓的苦难,情感愈发沉重。
  • 幸逢尧舜忍决绝:强调历史上贤明君主的重要性。
  • 但须努力爱黎元:期望统治者能关心百姓,传达希望。
  • 莫使弦歌负稷契:呼唤对农业和百姓的承诺,不要辜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社会现状。
  • 对仗:如“云愁树寒”与“寒无烟”对仗工整。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对百姓生活的关怀,以及对贤才的渴望,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象征着动荡与不安。
  • 大河:代表着阻碍与挑战。
  • 桑弧鸣:暗示战争与斗争。
  • 尧舜:象征理想政治与仁爱之治。
  • 黎元:代表普通百姓,表达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山嵬嵬”描绘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春天的花朵
    • B. 冬天的雪景
    • C. 夏天的烈日
  2. 诗中提到的“曹阳城”象征什么?

    • A. 战斗的胜利
    • B. 家乡的安全
    • C. 朋友的关心
  3. 诗人希望统治者应如何对待百姓?

    • A. 忽视
    • B. 关心与爱护
    • C. 统治与压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史密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对朋友的关怀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同情与责任感。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谿亭次汪桐阳 维扬怀项朴庵 送刘蒙川 咏汉金釭 题养蚕图 题石室藏书图 续感秋 其三 续感秋 其二 续感秋 其一 朱槿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盖世英雄 藏头露尾 韦字旁的字 以己养养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刀字旁的字 口敞 母字旁的字 包含拦的词语有哪些 相戾 骑操 包含劫的成语 杨左 太宰 一代风流 父字头的字 囊空如洗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