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9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白发苍苍的岷山老者,怀抱着琴,鬓发已白;
轻拂衫袖上的玉徽,正为我弹奏三峡的泉水之声。
这曲子还未弹完,高堂之上空寂如山。
石林间风声飕飗,忽然从窗户飘进来。
指间轻弄出呜咽之声,青丝如溪水般激荡。
曲调荡漾着对楚地的怨愁,虚无缥缈如秋天的烟雾。
仿佛阳台上的雨声,似乎杂着巫山的猿啼。
幽静的旋律引得鬼神来听,使耳目都为之一新。
楚国的旅人肠断欲绝,湘妃的泪水斑斑。
谁人裁下青桐枝,系上朱色的琴弦?
能够蕴含古人的曲调,传递给当今的人们。
知音难再相逢,惋惜你正值年老。
曲终时月已落,惆怅的我在东斋入眠。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子美,号青莲居士。岑参的诗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常以边塞为题材,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豪放的士人风范。
本诗创作于秋夕,诗人听到罗山人弹奏琴曲,受到音乐的感染,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友人的思念。
本诗以音乐为线索,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夜氛围。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聆听罗山人弹奏的琴曲,音符带来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对岷山老者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岁月的流逝与孤独的心境。高堂的空寂、窗外的风声、琴音的呜咽,都渗透着一种愁苦的情绪。诗中借用楚客与湘妃的典故,表达了对于离别与相思的深切感受,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与意境的丰富性。整首诗浑然天成,以音乐贯穿始终,展现了岑参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感慨。
皤皤岷山老,抱琴鬓苍然。
描述老人白发苍苍,抱着琴的形象,传达孤独与年老。
衫袖拂玉徽,为弹三峡泉。
轻拂衫袖的动作,体现出弹琴的优雅,三峡泉水声令人向往。
此曲弹未半,高堂如空山。
曲子刚开始,厅堂的寂静如山,暗示孤独的感受。
石林何飕飗,忽在窗户间。
风声穿过窗子,增添了环境的神秘感。
绕指弄呜咽,青丝激潺湲。
琴音轻柔,带着悲伤的情绪,水声激荡,形成美丽的意象。
演漾怨楚云,虚徐韵秋烟。
曲调荡漾着对楚地的思念,仿佛秋天的烟雾一样朦胧。
疑兼阳台雨,似杂巫山猿。
琴声似阳台的雨,夹杂着猿叫,增添了孤独感。
幽引鬼神听,净令耳目便。
这种美妙的音乐吸引了鬼神,令人耳目一新。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以楚客和湘妃的悲情典故,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
提问谁能打造古琴,表达对音乐传承的渴望。
能含古人曲,递与今人传。
期待古曲能传承给后人,强调音乐的价值。
知音难再逢,惜君方年老。
叹息知音难得,珍惜老人年纪渐长。
曲终月已落,惆怅东斋眠。
曲子结束,月亮已落,诗人感到惆怅,无法入眠。
诗中通过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体现了孤独、悲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皤皤”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楚客肠欲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谁裁青桐枝,縆以朱丝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