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

时间: 2025-05-01 21:34:06

诗句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

哀容今共尽,凄怆杜陵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34:06

原文展示

鹊印庆仍传,鱼轩宠莫先。
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
哀容今共尽,凄怆杜陵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挽歌表达了对张夫人的悼念。诗中提到,传承着的鹊印象征着庆贺,而鱼轩的宠爱却不再显赫。张夫人出身高贵,丈夫元凯地位显赫,教导子女孟轲成为贤良之人。龙凤呈祥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但如今的哀伤与凄凉却弥漫在杜陵的田野上。

注释

  • 鹊印:指的是鹊鸟的足迹,古代传说中,鹊鸟会在喜庆的日子里传递好消息。
  • 鱼轩:鱼轩是指一种高档的楼台,象征着地位和荣华。
  • 元凯:指的是张夫人的丈夫,元凯是个高贵的名字。
  • 孟轲:即孟子,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代表贤良的品德。
  • 龙和鸾:龙凤呈祥的象征,代表美好和吉利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因其诗歌描绘了边疆的壮美景色和战争的悲壮场面而广受欢迎。他的诗风豪放奔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西河郡太原守张夫人挽歌》是岑参为了悼念张夫人而作,张夫人是其友人的妻子,因其高贵的身世和贤良的品德而受到尊重。诗歌在情感上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生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挽歌通过对比和象征,深刻地表现了对已故者的哀悼之情。开篇提到的“鹊印”和“鱼轩”,不仅是对生前荣华的追忆,也暗示着生死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张夫人作为贤良淑德的女性,她的离世让诗人感到无比惋惜,诗中提到的“龙是双归日,鸾非独舞年”,道出了昔日的辉煌已成往事,如今只剩下悲伤的情绪。最后一句“凄怆杜陵田”将悲伤的情感具象化,杜陵作为一个地名,承载着哀伤的氛围,增添了一层沉重的情感底色。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细腻而深沉,充分体现了岑参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情悼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鹊印庆仍传:鹊鸟的足迹在庆贺之时仍然留存,暗示张夫人曾有过辉煌的生活。
  2. 鱼轩宠莫先:曾经的宠爱和地位如今已不复存在,体现悲剧的对比。
  3. 从夫元凯贵:指张夫人出身于高贵的家庭,她的丈夫元凯也权势显赫。
  4. 训子孟轲贤:她教导子女孟轲,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反映出她作为母亲的责任与期望。
  5. 龙是双归日:比喻美好的时光如龙凤回归,象征着幸福与团圆。
  6. 鸾非独舞年:而如今的美好已经不再,只有悲伤在孤独中徘徊。
  7. 哀容今共尽:哀伤的面容已经消散,表达了对失去的痛苦。
  8. 凄怆杜陵田:杜陵的田野充满了凄凉与伤感,象征着对张夫人的无限怀念。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庆”和“哀”的对比,展现生死之间的巨大落差。
  • 比喻:将龙凤与美好时光相联系,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哀容”拟人化,使得情感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悼念为主旨,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者的感慨。诗中反复出现的对比与象征,展现了生命的无常与爱恨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鹊印:象征庆贺与美好记忆。
  • 鱼轩:象征地位与虚幻的荣华。
  • 龙与鸾:象征美好与吉祥的象征。
  • 杜陵田:象征凄凉与哀伤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鱼轩”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地位与荣华
    C. 个人情感

  2. “龙是双归日”中的“龙”代表什么? A. 失落的爱情
    B. 美好的时光
    C. 友谊的象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焦虑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岑参的挽歌与李白的豪放诗风形成鲜明对比,岑参的作品更注重细腻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的气势。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不同,体现了各自对人生不同的理解与感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水仙子·百年三万六千场 水仙子 水仙子 水仙子·赋李仁仲懒慢斋 水仙子 水仙子 兵后用徐再思韵 水仙子 閒适 水仙子 自嘲 水仙子 秋思 水仙子·相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枉费心力 貝字旁的字 衒卖 轮次 宽猛相济 长字旁的字 疾走先得 征艘 卜字旁的字 包含懦的词语有哪些 骑扬州鹤 留行 攴字旁的字 缺分 乙字旁的字 顺水人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