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09
原文展示:
叛将闚华日,英臣死节年。 城当劲兵处,人甚缀旒然。 直木摧贪隧,长堤制盗泉。 羯尘虽覆马,不污沛南天。
白话文翻译:
叛将窥视华夏之日,英勇的臣子以死守节之年。 城池位于强兵之地,人民虽如悬挂的旒旗般脆弱。 直木能摧毁贪婪的隧道,长堤能控制盗泉。 即使羯族的尘土覆盖了马匹,也不会污染沛县南方的天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风格典雅,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对张巡坚守睢阳的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勇守节精神的赞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历史上英勇抗敌的故事仍然激励着人们。通过回顾张巡的故事,诗人旨在弘扬忠贞不屈的民族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巡坚守睢阳的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英勇守节的精神。诗中“叛将闚华日,英臣死节年”直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在叛乱时期,英勇的臣子以死守节的决心。接下来的“城当劲兵处,人甚缀旒然”描绘了城池的坚固和人民的脆弱,形成鲜明对比。后两句“直木摧贪隧,长堤制盗泉”运用比喻,表达了正直能够战胜贪腐,坚固的防御能够抵御不正当的利益。最后“羯尘虽覆马,不污沛南天”强调了即使面临外敌的侵略,中原的纯洁和正义不会被污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对忠贞不屈精神的深刻赞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颂,通过回顾张巡的故事,强调了在叛乱时期,英勇的臣子以死守节的决心和正直、坚固防御的力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英臣死节年”指的是谁? A. 张巡 B. 宋祁 C. 宋庠 D. 安禄山
“直木摧贪隧”中的“直木”比喻什么? A. 正直的人 B. 坚固的城墙 C. 贪婪的行为 D. 叛乱的将领
“羯尘虽覆马”中的“羯尘”指的是什么? A. 中原的尘土 B. 羯族的侵略 C. 马匹的尘土 D. 叛军的尘土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