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1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14:37
平居谁分解伤春,竞赌长楸走马身。
寂寞空城飞絮尽,羌笳吹起六街尘。
在平日里,谁能解读这伤春之情呢?大家都在争相赌玩,骑马穿梭于长楸树下。空荡荡的城中,飞舞的柳絮已经消散,羌笳的乐声在六条街道上飘荡,卷起了尘土。
郑文焯(1660年-1730年),字佩弦,号秋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繁华的怀念。
《杨柳枝 其十四》以伤春之情为主题,诗人通过平凡的日常生活场景,揭示了对于春天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首句“平居谁分解伤春”以反问的方式引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似乎在问世人对春天的感受。接下来的“竞赌长楸走马身”描绘了一幅热闹的画面,说明人们沉浸于玩乐中,忽视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寂寞空城飞絮尽”则转向一种静谧的情境,空城与飞絮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与孤独的感觉,暗示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无常。“羌笳吹起六街尘”则通过羌笳的乐声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城市的繁华与喧闹,进一步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春天的伤感与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作者对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长楸”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树木
C. 一种花卉
"寂寞空城飞絮尽"中的“飞絮”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春天的短暂
C. 人的孤独
诗中“羌笳”代表了哪种情景?
A. 农村的宁静
B. 城市的繁华
C. 边塞的音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