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8:05
菊芽伏土糁青粟,杞笋傍根埋紫玉。
雷声一夜雨一朝,森然迸出如蕨苗。
先生饥肠诗作梗,小摘珍芳汲冰井。
风炉蟹眼候松声,笊篱亲捞微带生。
烂炊凋胡淅青精,芼以天随寒绿萌。
饥时作齑仍作羹,饱后龙凤同庖烹。
太官蒸羔压花片,宰夫胹蹯削琼软。
豹胎熬出祸胎来,贵人有眼何曾见。
天随尚有愁作魔,愁杞作棘菊作莎。
君不见黄金钱照红玉豆,秋高更觉风味多。
先生酿金鍊红玉,自莎自棘如予何。
金空玉尽苗复出,吃苗吃花并吃实。
天随白眼屠沽儿,不道有人头上立。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馈赠,诗人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诗中提到菊花的芽从土里探出,像青色的谷物一样;杞树的嫩笋埋在紫色土壤中。经过一夜的雷雨,植物们蓬勃生长,如同蕨菜的苗儿般迸发出来。诗人以饥饿的肠胃作为写作的动力,采摘珍贵的花草,饮用冰井里的水。风炉和松声交织,诗人在笊篱里轻轻捞起水中的生物。食物的烹饪和自然的变化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食物的制作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即使在饥饿中,仍然能享受到食物的美味,饱后则与众人共享盛宴。诗中还提到上层贵族的奢华与普通人生活的对比,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整首诗中,诗人通过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生于1163年,卒于1246年,晚号“天池”。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自然主义的风格和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杨万里的诗作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杨万里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思考时期,诗中展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诗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描绘春天的生机,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的生活感受紧密结合。开头的“菊芽伏土糁青粟”展现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接着以“雷声一夜雨一朝”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表现出春雨滋润万物的情景,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诸如“先生饥肠诗作梗”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在生活中的艰辛。后面的描写则通过食物的准备,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表现出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并存。
全诗通过风景与饮食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思考,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对社会现象的隐喻,如“贵人有眼何曾见”,则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与生活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诗中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菊芽”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贵人”指的是:
“天随白眼屠沽儿”的意思是: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杨万里的《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更加注重自然细节的描绘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呈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