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9:31
《忆秦娥》
作者:吴绡
春萧索。愁红满眼风吹落。
风吹落。柳丝烟雨,朦胧楼阁。
美人妆罢开朱箔。
才过寒食罗衫薄。
罗衫薄。正思闲事,举头闻鹊。
春天的景色显得萧索,愁苦的红色在眼前弥漫,随风飘落。
随风飘落的柳丝在烟雨中,模糊了楼阁的轮廓。
美人妆容打扮完毕,打开了朱红的窗帘。
刚刚过了寒食节,薄薄的罗衫让人感到微凉。
薄薄的罗衫,让我正思念着闲事,抬头听见了喜鹊的鸣叫。
吴绡(1640-1710),字子贞,号无名,清代女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才情出众。她的诗作多描绘女性情感,具有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
《忆秦娥》是在春天时节创作的,作者身处清代,面对生活的变化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春光的感慨和对过往的思念。
《忆秦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萧索与个人情感的交织。首句“春萧索”即点明了季节的特点,暗含着一种失落感。随后的“愁红满眼”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似乎春光的美丽无法掩盖心中的苦楚。风吹落的柳丝,烟雨中的楼阁,营造出朦胧的画面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接下来的描写转向美人,朱箔的开启是春天的象征,然而“才过寒食罗衫薄”却让人感受到微凉,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一句“正思闲事,举头闻鹊”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闲适与宁静,仿佛在这个萧索的春天中,依然可以找到片刻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清代女性在生活中的孤独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探讨了生命中的忧愁与思考,反映出清代女性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忆秦娥》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吴绡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寒食”是指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清明节
C. 中秋节
D. 元宵节
诗中“愁红满眼”表明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厌倦
D. 宁静
《忆秦娥》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但情感基调截然不同。《忆秦娥》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春望》则夹杂着家国情怀与忧虑,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