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秦娥 写恨

《忆秦娥 写恨》

时间: 2025-05-02 07:39:30

诗句

东风又。

珠帘倒卷春光透。

春光透。

暮山横隔,寒梅消瘦。

画阑十二添红袖。

月圆花好人长寿。

人长寿。

琴樽未改,江山非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39:30

原文展示:

《忆秦娥·写恨》
作者:高旭

东风又。珠帘倒卷春光透。
春光透。暮山横隔,寒梅消瘦。
画阑十二添红袖。月圆花好人长寿。
人长寿。琴樽未改,江山非旧。

白话文翻译:

春风又来,珠帘卷起,春光透过窗户洒入。
春光洒入,远处的山峦横亘,寒梅在风中显得萎缩。
画栏上添了十二个红袖的女子。月圆花好,愿人长寿。
人长寿,然而酒樽未改,江山却已不再如旧。

注释:

  1. 东风:春天的暖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2.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通常用于装饰,营造轻盈的氛围。
  3. 暮山:指傍晚时分的山,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寒梅:冬春之际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
  5. 画阑:画廊,指装饰有绘画的栏杆,增添了诗意的美感。
  6. 红袖:指女子的衣袖,通常与美丽的女子相关联。
  7. 琴樽:古代琴和酒的容器,象征文化与享乐。

典故解析:

“月圆花好”是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象征着美好团圆的愿望。古人在赏月时,常以月亮和花朵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忆秦娥·写恨》是高旭的一首抒情诗,整首诗给人一种婉约而又细腻的美感。诗中通过春风、珠帘、寒梅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然而,在这美丽的表象之下,诗人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愁苦。诗人通过“月圆花好,人长寿”的祝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紧接着的“琴樽未改,江山非旧”则揭示了现实的无情与变迁。诗中情感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基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东风又:春风再次吹来,带来生机。
    • 珠帘倒卷春光透:珠帘卷起,春光洒入,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暮山横隔,寒梅消瘦:远山在暮色中显得沉寂,寒梅则因寒冷而显得萎缩,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画阑十二添红袖: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增添了诗的韵味。
    • 月圆花好人长寿:祝愿团圆美好,表达对生命的祝福。
    • 琴樽未改,江山非旧:尽管祝愿长寿,现实却是时间在流逝,江山变迁。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月圆花好,人长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寒梅、春光、红袖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 象征:春光象征着希望,寒梅象征着坚韧。
  3.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无情变迁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
  • 珠帘:代表美好与温柔的环境。
  • 寒梅: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 红袖:代表美丽的女子,增添了生活的色彩。
  • 琴樽:象征文化和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2. “月圆花好,人长寿”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生命的祝福
    • B. 对死亡的恐惧
    • C. 对战争的反思
  3.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了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哀伤

答案:

  1. B. 春天
  2. A. 对生命的祝福
  3. B. 坚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纳兰性德《木兰花》: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雨宿山中 乌媒 至荆公墓 太湖 九溪十八磵 绝句四首 苦锥歌寄涧泉 寒食曲 赠虎丘僧道辉游天台二首 其二 山行行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搬斤播两 长字旁的字 润玉 白字旁的字 包含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疴的词语有哪些 那必 捉风捕月 二字旁的字 豆猪 豕字旁的字 分文不名 总角之交 翟衣 改型 包含寮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欲擒故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