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7:40
华岳冲天起,黄河倒海来。
文章如此壮,家国亦同哀。
寒烛沧江夜,春花洛下杯。
吾侪何所虑,已有中兴才。
华山直插云天,黄河水势如潮。
文章如此壮丽,国家同样令人悲伤。
在寒冷的烛光下,沧江夜色迷离,
春花绽放时,洛水边举杯共饮。
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中兴之才已然出现。
作者介绍:江以鋐,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壮阔自然的描绘和对家国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现状的忧虑。
此诗通过华岳与黄河的壮丽景象,开篇便引人入胜,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浩荡。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悲哀。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的描绘上,还深入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后半部分,诗人用“寒烛沧江夜”对比“春花洛下杯”,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生命力与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但“中兴才”的出现让诗人感到振奋,这一情感的转变揭示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壮阔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家国命运的深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心与忧虑,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诗人在面对困境时,鼓励人们要有信心,坚信中兴之才的出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岳”指的是哪个山?
“寒烛沧江夜”中,“寒烛”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中兴才”主要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读孙芝房漆室吟》的详细解析及相关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用户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