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2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24:09
题永州唐德明竹园
作者: 徐照
渭川千亩空闻说,
得似君家亦是难。
畦仆不知生凤实,
野翁只欲乞鱼竿。
忽惊残粉飘苍雪,
最喜幽声胜远滩。
六月火云飞不尽,
谁知此处独清寒。
在渭川的千亩农田中,空对着世人传说,
我想拥有像你家那样的园子却是难事。
田地里的人不知道种出凤求凰的果实,
乡间的老人只想要一根钓鱼竿。
忽然被飘落的残花惊扰,如同苍白的雪花,
最喜听那幽静的声音胜过遥远的滩头。
六月的火云依旧在空中飞舞不尽,
谁知道这里竟然是如此的清冷孤寒。
徐照,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曾在永州任职。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题材丰富,尤其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永州任职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了竹园的幽静与清寒,流露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情感。
徐照的《题永州唐德明竹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个人情感与环境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思索与追求。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渭川的描述,传达了对丰饶土地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得似君家亦是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涩与无力感。
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竹园的情景,描述了乡间的宁静与人们的简单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忽惊残粉飘苍雪”,形象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情景,残花飘落,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最后几句则引入了夏日的火云与孤寒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反差,突显了自然的无常与人类的渺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表达了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和孤独,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竹园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无奈的思索,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中提到的“渭川”最初是指哪个地方?
诗中“幽声”所代表的情感是什么?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