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29
尚记春风黄栗留,明年春又到钩辀。
会疏长作去时恨,年大能禁生别愁。
言偃得人行不径,缪公受责俾如流。
原将二语为君赠,更原开诚学武侯。
我还记得春风中黄栗树的景象,明年春天又将到来。
长久以来的相聚总是让我感到离别的惋惜,年长后更能抑制内心的别愁。
言偃得志,走上了成功之路,缪公也因受责而如流水般离去。
我本想用这两句诗赠与你,更希望你能以诚心向武侯学习。
魏了翁(约1230-1290),字万里,号景轩,南宋时期的诗人和书法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友情和寄托情感。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李蒲江归家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感叹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惆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开头两句以春天的黄栗树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面的美好场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离别的惋惜,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的复杂情感。第三、四句则提到历史人物言偃与缪公,借用他们的经历来反映人生的起伏与离别的无奈。最后的赠言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鼓励其向诸葛亮学习,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寄托。整首诗语句流畅,情感真挚,兼具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期望的交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诗中提到的“言偃”是指哪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朋友学谁?
魏了翁的作品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分别时的伤感,但魏了翁更侧重于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期待,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