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喜雨

《喜雨》

时间: 2025-04-30 05:11:52

诗句

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

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

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

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1:52

原文展示:

喜雨
作者: 苏辙 〔宋代〕

夏田已报七分熟,
秋稼方忧十日乾。
好雨徐来不仓卒,
天公似欲救艰难。
魃张鹰犬无遗力,
社近鸡豚趁早寒。
老病随人幸一饱,
炉香无语只长叹。

白话文翻译:

夏天的田地已经成熟了七分,
而秋天的庄稼却担忧再干十天。
好雨慢慢降临,不急匆匆,
天公似乎想要拯救这艰难的时刻。
干旱的妖邪拼尽全力,
村社附近的鸡和猪却赶着早寒。
老病随人,幸好能吃上一顿,
炉香袅袅,无言只长叹。

注释:

  • 夏田: 夏天的田地。
  • : 通常指丰收的意思,此处意为“成熟”。
  • 十日乾: 十天内的干旱。
  • 好雨: 好的雨水,指及时的降雨。
  • : 古代传说中的干旱之神,象征干旱。
  • 鹰犬: 比喻捕猎的动物,这里指代无情的干旱。
  • 社近: 社区附近,指村庄。
  • 鸡豚: 鸡和猪,代表农家生活。
  • 炉香: 指香炉中的香,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 : 在古代神话中,魃是干旱的象征,与丰收的喜悦形成鲜明对比。它的出现反映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威胁。
  • 天公: 古代对天的尊称,常常象征着天命和自然的意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老泉,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诗中表现了对及时雨的期盼,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希望,展现了社会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诗歌鉴赏:

《喜雨》是一首描绘自然和人类生存状态的诗作,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感激与期盼。诗的开头用“夏田已报七分熟”描绘了夏季田地的丰收景象,紧接着却提到“秋稼方忧十日乾”,突显出干旱对秋收的威胁,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丰收与灾荒的紧张关系,也揭示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接着,诗人描绘了“好雨徐来不仓卒”的场景,表现出雨水的来临是缓慢而温柔的,仿佛天公在用心呵护这些艰难的日子。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安慰与希望。随后,诗中提到的“魃张鹰犬无遗力”,则让人感受到干旱的无情,暗示着对抗自然灾害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描绘了老病随人,幸好能吃上一顿,反映了生活的不易与人们的感慨。整体来看,苏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一丝对生活的无奈和希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夏田已报七分熟: 表示夏天的田地已经成熟了七成,暗示丰收的希望。
    2. 秋稼方忧十日乾: 秋天的庄稼担心再干十天,突显干旱的威胁。
    3. 好雨徐来不仓卒: 及时的雨水缓缓降临,给人一种舒缓的感觉。
    4. 天公似欲救艰难: 上天似乎想要拯救人们于困境之中。
    5. 魃张鹰犬无遗力: 干旱的妖邪拼尽全力,表现出自然的威胁。
    6. 社近鸡豚趁早寒: 村庄附近的鸡和猪在早寒中忙碌,表现出农民的生活状态。
    7. 老病随人幸一饱: 生活中的老病随人,能吃上一顿饭是生活的幸事。
    8. 炉香无语只长叹: 香炉中的香烟袅袅,无言的叹息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显现出丰收与干旱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 “天公似欲救艰难”,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自然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透过雨水的降临,传达出一种希望和安慰。

意象分析:

  • 夏田: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好雨: 代表着生命的源泉和拯救。
  • : 象征干旱的威胁。
  • 鸡豚: 体现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的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好雨”象征着什么? A) 丰收
    B) 灾难
    C) 干旱
    D) 幸福

  2. 诗中“魃”代表了什么? A) 丰收的象征
    B) 干旱的妖邪
    C) 自然的恩赐
    D) 农民的希望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绝望
    C) 希望与无奈
    D) 快乐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斗星》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苏辙的《喜雨》与杜甫的《春望》,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辙更关注于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对雨水的期待,而杜甫则更体现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对人民困境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车 夏日偶成 宝林寺 山中 游古观 书光化军寺壁 洛阳春 贾希德 寄四明教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洪炉 轻举绝俗 摆尾摇头 音字旁的字 历历如绘 两楚 包含赘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帔肩 包含裙的词语有哪些 恩威并著 昧己瞒心 高屋建瓴 用字旁的字 盟府 鬥字旁的字 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