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5:17
风流子 次李仲舆秋思韵
邵亨贞
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
念苏小昼楼,蠹侵花简,谢娘朱户,香冷银屏。
怅犹记浔江留夜客,滕阁醉诗宾。
驿上信音,美人迟暮,雁边城郭,霜气凄清。
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柰两鬓星星。
江路晚风,三叠长是愁听。
纵彩笔殷勤,近来无准,昼阑缥缈,一向谁凭。
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诗人骑马停驻在河桥旁,眼前是映照着落日的水面,仿佛在思念那位苏小的女子。她的窗前,花简受到了虫蛀,而谢娘的门前则香气已经冷却。诗人回忆起曾在浔江夜留宿的客人和在滕阁上豪饮作诗的情景,思绪万千。驿站上传来的信音,仿佛在诉说着美人已至迟暮的哀伤;而雁阵在城郭边飞过,带来了凄清的霜气。潘郎心中愁苦不知多少,伤心之处,唯有两鬓白发相伴。江边的晚风轻拂,愁苦的心情如同三叠音般反复回响。即使用彩笔尽情书写,然而近来的情感却无法表达,白昼渐渐沉寂,终究无人倾诉。最终,唯有哀怨的笛声在何处回荡,幽梦也似乎难以成真。
作者介绍
邵亨贞(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作品多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创作背景
《风流子》是诗人借用李仲舆的《秋思》韵而作,表达了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与愁苦的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事的深刻感悟。开头“芙蓉秋水绿,河桥畔驻马落霞明”,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出秋水的清丽与落霞的绚烂,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感。接着,诗人借助对往昔的回忆,将思念与愁苦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感慨。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如“夜客”、“醉诗宾”等,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气氛。随着诗意的深入,愁苦渐渐显露,尤其在“潘郎愁多少,伤情处,无柰两鬓星星”中,诗人通过白发的象征,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现上非常细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流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在抒情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美感。诗人用“何处笛声哀怨,幽梦难成”作为结尾,既是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也是一种对未来无望的感叹,令人心生怅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愁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芙蓉秋水绿”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思念的对象是谁?
“无柰两鬓星星”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邵亨贞的《风流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与时光的感慨,但邵亨贞更加强调对离别与愁苦的抒发,而李白则展现了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