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8:33
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恐未歌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这首诗表达了对西江近事的深切感慨,尤其是听到竹林里猿猴悲啼时,心中更是伤感。感叹灌婴城下和章江门外的景象,仿佛玉石破碎、珠子散落一般,令人心痛。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北方去,何时才能归来呢?词人的心情是如此寂寞,似乎只有南浦和西山能够理解。谁会在长生宫殿中,对着君王试鼓,别离时却不如鸾鸟那样美好,心中恐怕未唱这曲子,脸上就已显得惨淡。虽然小姑还未离去,依旧伴着彭郎在烟水月明的夜色中。自古以来,这种情景就如银涛雪浪,雾鬓风鬟交织。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10),字仲明,号白石,晚号白云山人,清代诗人,以其词风清新细腻著称。其作品常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故,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借助对西江的描绘,抒发个人的离愁别绪与对往昔的追忆。
陈维崧的《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西江近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惋惜。开篇以“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引入,直接表达了对西江的深情,紧接着“啼断竹林猿”描绘出哀伤的氛围,猿啼声断,恰似愁绪绵延。接下来的“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用破碎的玉珠比喻失去的美好,展示了历史的沉重感。
诗中多次提到的“红妆北去”,暗示着离别的无奈,诗人的情感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最后一句“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美与哀愁。这首诗不仅在情感上引人共鸣,更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示了诗人的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愁与思念,表现了对逝去美好的感叹与对未来重聚的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涛雪浪”象征什么?
A. 美好的过去
B. 自然的壮丽
C. 永恒的美与哀愁
D. 人生的无常
“啼断竹林猿”中的“猿”指代什么?
A. 孤独
B. 思念
C. 悲伤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维崧的诗更多地倾向于对历史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以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情感著称。两者在抒情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