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8:52
早向承明倦直庐,萧然林下十年书。
便名盘谷虽恶可,閒赋斜川岂不如。
山拥北窗凉雨后,月生南浦夜潮馀。
江湖必有从公者,风际挐音傥是欤。
早在承明殿(指朝廷)就已经厌倦了这简陋的居所,
在这清幽的树林下,读书写字已经十年了。
即使名声在外的盘谷(指隐士的地方)再不好,
闲暇时赋诗歌于斜川,岂不是更令人愉悦?
雨后凉风送来北窗的清凉,
夜潮在南浦的月光下渐渐涌起。
江湖之间必然有志同道合的人,
风中传来的声音,或许就是他们的欢声笑语。
赵彦端(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作者迁入新居之际,表达了对新居生活的期待与感慨,同时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期待。
《次韵郑逢辰直阁迁新居 其一》是一首表现隐逸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作。开篇即以个人的生活状态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林间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萧然林下十年书”一句,传达出作者在自然中沉浸于书卷的安详与宁静,十年光阴的流逝似乎在此刻凝固。
其次,诗人在提到“便名盘谷虽恶可,閒赋斜川岂不如”时,展示了对名利的超然态度。他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富足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斜川”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诗人以此来表达对真正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雨后的凉意与月夜的美景,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通过“江湖必有从公者,风际挐音傥是欤”,诗人寄希望于未来能够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享受那份恬淡与乐趣。这种情感流露,反映了作者内心对友谊的渴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理想的隐逸生活状态,感情真挚,意境深远,体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主题围绕隐逸生活、对名利的超然、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期待,展现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赵彦端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承明”指代什么?
诗句“山拥北窗凉雨后”中的“北窗”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