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1: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26:51
一声清跸雾开天,
百辟心庄岂貌虔。
回顾惊君珠玉侧,
同升愧我粃糠前。
裴回月色留坛影,
缥缈松香泛蜡烟。
近制,以椽烛松明易糁盆。
莫叹郎潜生白发,
圣朝求旧鄙鸢肩。
一声清脆的乐声在雾霭中唤醒了天空,
百官的心中庄严,怎会显得虔诚呢?
回头看去让君子惊讶,珠玉在身旁,
而我却因与此相比,羞愧如同粪土。
月光轻轻洒下,留下坛子的影子,
缥缈的松香在蜡烛的烟雾中飘荡。
近来我用椽子做的蜡烛照明,
不必叹息你我都已生了白发,
在圣明的朝代中,追求旧日的鄙俗。
苏轼在《次天字韵答岑岩起》中通过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人生的复杂感受。诗的开头通过“清跸”与“雾开天”的对比,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暗示着人生中的启迪与觉醒。然而,随后的“百辟心庄岂貌虔”,则将这种清新感转为对权力中心的讽刺,似乎在质疑那些表面虔诚的官员们。
在情感的转折中,苏轼反省自己的地位,表达了对“珠玉侧”的羡慕和对自身“粃糠前”的羞愧。这种自我贬低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薄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接着,诗中描绘的“月色留坛影”和“松香泛蜡烟”则是对自然美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氛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诗句“莫叹郎潜生白发,圣朝求旧鄙鸢肩”,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提醒人们不要因年华逝去而惋惜,而是要珍惜当下,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苏轼深邃的哲思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珠玉侧”的对比与“粃糠前”的自谦形成鲜明对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权力、名利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苏轼的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苦闷。两者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