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08
杏花天
作者:赵彦端 〔宋代〕
风韶雨润催花候。叹春恨年年常有。
桃蹊杏陌相期久。一为东君试手。
匆匆去那人信否。襟泪渍粉香依旧。
单衣煮酒重来后。好与看承人瘦。
春风和雨滋润着大地,催促着花儿的开放。叹息着春天的遗憾,年年都在重复。桃花小径和杏花陌头的约定早已久远,却只为东风的到来试试手段。匆匆离去的那个人,你是否还相信?泪水浸湿了衣襟,依旧残留着花香。单衣煮酒再相聚,唯愿看到那人憔悴的模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常寄托个人情感与时代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的季节,诗人借助杏花的开放,抒发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杏花天》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借助自然之美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风韶雨润催花候”以动感的春风和春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紧接着“叹春恨年年常有”则转入个人情感,流露出对春天的无奈与怅惘。随着诗句的推进,桃花与杏花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幅春日美景,然而诗人却在其中感受到爱情的失落。
诗中“匆匆去那人信否”一语,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能实现的爱情。最后几句,诗人以“单衣煮酒重来后”结束,既是对重逢的期待,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显得格外沉重。
整首诗在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失去爱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匆匆去那人信否"中的“那人”指的是?
诗中“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神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赵彦端的《杏花天》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赵彦端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忧愁。两首诗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