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7:12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
作者: 黄钧宰 〔清代〕
元宵节近,盼银花火树。
暗逐香尘定无数,奈宵来,只是雨雨风风。
偏搅得,好景都无觅处。
今番宜痛饮,属付东君,代把春光略留住。
试问百年中,一点韶华,能禁得,几回孤负。
酒醒后,微听柳梢头,却是一声声,不如归去。
元宵节即将来临,盼望着美丽的烟花和灯树。
默默追随那香气的尘埃,数不胜数,但可惜今夜却是雨雨风风。
偏偏这天气搅得美好的景致无处寻觅。
今夜最好痛痛快快地喝酒,交给东风,让它代替我留住春光。
试问在这百年中,短短的一点韶华,能承受得起几次的辜负呢?
酒醒后,微微听到柳梢头传来声声的哀怨,不如早早回去。
黄钧宰,清代诗人,笔名“汀洲”,以擅长诗词和散文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流畅,富有哲理。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创作于元宵节前夕,诗人借助节日的氛围,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快乐的渴望。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元宵节近,盼银花火树”点明节日的主题,渲染出节日的热闹与欢愉。然而,紧接着“奈宵来,只是雨雨风风”,则突显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失落感,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样的情感转折,恰恰展现了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
接下来的“今番宜痛饮,属付东君”,诗人呼唤春风,希望借酒浇愁,留住春光,表达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最后以“酒醒后,微听柳梢头”作结,点出一种对过去的惆怅与思念,也暗示了对归属的渴望。
全诗情感真挚,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整首诗歌围绕元宵节的主题,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期待与对现实的失落的对比,表达了对青春韶华的珍惜与无奈,最终引导出一种对归属与安宁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东君”代表什么?
诗人在元宵节的情感是怎样的?
“酒醒后,微听柳梢头”中“柳梢头”所象征的情感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