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0:11
晓窗鹦语,惹一丝魂颤。拢鬓扶花去潜远。怕水廊露藓,曲曲弯弯,难瞒过,绣屧印痕都遍。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立尽黄昏有谁管。剩了海棠枝,筛月墙阴,把零叶也都飘断。兀门掩灯残乱蛩啼,似刀尺声声,听来凄怨。
在清晨的窗前,鹦鹉的鸣叫引起了一丝心灵的颤动。轻轻整理发髻,扶着花朵悄悄离去。害怕水边的长廊和露水滋生的苔藓,曲折的路上,难以掩盖,绣花的鞋印遍布其间。重归此地的人悄无声息,梦中的影子令人感到一阵凉意,黄昏时分,有谁来在乎呢?只剩下海棠的枝条,月光透过墙角,零星的叶子也都随风飘落。门口熄灯,夜色中蟋蟀悲鸣,声声如刀尺般凄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姚燮(约1656年-约1715年),字子文,号白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期间多次游历名胜,情感丰富,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感怀,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洞仙歌四首 其一》是姚燮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代表作之一。诗中通过清晨的鹦鹉鸣叫引入,瞬间唤起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展现了对往昔的回忆与感伤。诗人在描述离去的情景时,运用了“拢鬓扶花”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怅然的情感。同时,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颇具匠心,从“水廊露藓”的曲折到“绣屧印痕”的细腻,令读者感受到那种缥缈与真实交织的情境。
随着诗意的深入,黄昏的到来让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重来人悄悄,梦影生凉”一句,展现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情感,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最后,蟋蟀的吟唱与夜色的交融,让整个诗篇在凄凉中落幕,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再美的回忆,也伴随着淡淡的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人事无常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反映出人在时间流逝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晓窗鹦语”中的“鹦语”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重来人悄悄”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姚燮的《洞仙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着重于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后者则更强调情感的细腻变化。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却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具静谧之美,后者则富有情感的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