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3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38:11
老入明光踏旧班,
染须那复唱阳关。
故人飞上金銮殿,
迁客来従饭颗山。
大笔推君西汉手,
一言置我二刘间。
便须置酒呼同舍,
看赐飞龙出帝闲。
我年纪已老,走进明光殿旧班之中,
染上白须,又能再唱《阳关三叠》。
老朋友飞升上了金銮殿,
而我这个外地来的人却依然在饭颗山。
我用大笔推崇你如同西汉的名将,
一句话便让我置身于刘备与刘邦之间。
那么就应该设酒招呼同学,
期待赐我飞龙,享受帝王的清闲。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柔婉细腻。苏轼在政治上曾遭贬谪,经历了许多波折,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
《次韵钱穆父》写于苏轼被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思念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体现出他心中的壮志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处境与对旧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诗人以“老入明光”自嘲,表明自己已经年迈,走入旧班,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染须那复唱阳关”则透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故人飞上金銮殿”描绘了昔日好友的成功,而自己却仍在“饭颗山”中徘徊,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愈加明显。此时,诗人将对友人的赞美与对自我的反思结合,认为朋友是值得推崇的英雄,自己却夹在历史的二刘之间,无法施展才华。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便须置酒呼同舍”,表达了希望与朋友重聚共饮的愿望,渴望通过酒宴来缓解心中的孤独,而“看赐飞龙出帝闲”更是将诗人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对生活清闲的向往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传达出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比和对古人的歌颂,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内涵深刻。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古曲
C. 一座山
D. 一种饮品
“故人飞上金銮殿”中的“金銮殿”象征什么?
A. 贫穷
B. 权力与荣耀
C. 乡村
D. 书院
诗人在哪种情境中写下这首诗?
A. 荣华富贵
B. 被贬谪
C. 旅行中
D. 年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