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0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7:34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人生在世,哪里能知道生活的滋味呢?应该像那飞鸿在雪泥上留下的痕迹一般。泥地上偶然留下了它的足迹,飞鸿再也无暇去计较东西南北了。老和尚已经去世,变成了新的塔,破壁上再也看不到曾经的题字。往昔的艰辛你还记得吗?路途漫长,人在困顿中,驴子在嘶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特别擅长描写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回忆往昔,感慨颇多。他与弟弟苏辙的友情深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人生的思考。
《和子由渑池怀旧》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记忆的珍贵。开头两句以“飞鸿”比喻人生的短暂,如同大雁在雪泥上留下的痕迹,瞬息即逝,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流转。
接着,诗人提到泥上偶然留指爪,象征着在这短暂生命中,我们留存的痕迹是多么微不足道。即使是飞鸿,也无暇去计较东西,人生的无奈和无常在此得以体现。
后两句则转向对往昔的追忆,老僧已死,新的塔楼代替了旧的记忆,似乎在告诫人们,时间总是向前推进,曾经的事物终将被遗忘。提到的“坏壁无由见旧题”,更是反映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消逝。
最后,诗人以“往日崎岖还记否”引出对人生艰辛的回忆,表达了人在困顿与疲惫中的无奈与挣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记忆的珍视,具有强烈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索了人生的无常与记忆的珍贵,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与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鸿”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人生的短暂
c) 大自然的和谐美
“泥上偶然留指爪”中的“指爪”指代什么?
a) 飞鸿的足迹
b) 人的成就
c) 生活的苦难
诗人提到“老僧已死成新塔”,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 生命的轮回
b) 历史的消逝
c) 文化的延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苏轼及其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 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