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3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33:36
题巴东寺 寇准 〔宋代〕
寺在啼猿外,门开古涧涯。 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 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 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
寺庙坐落在猿猴啼叫之外,门前是古老的溪涧边缘。 山中深处隐约可见小径,老树枝条多半已无。 远望云彩,天色渐暗,谈论空寂,时间不知不觉流逝。 担心早晨前往金马,会错过与白莲的约定。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抱负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寇准在游览巴东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忧虑。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巴东寺的幽静景色,通过“啼猿外”、“古涧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诗中的“山深微有径,树老半无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幽深古朴的感觉。后两句“望远云长暝,谈空日渐移”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空寂境界的向往。结尾的“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则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忧虑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体现了寇准诗歌的典型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官场生活的忧虑,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寺在啼猿外”形容了寺庙的什么特点? A. 热闹 B. 偏僻 C. 繁华 D. 古老
“树老半无枝”中的“树老”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结尾“恐朝金马去,还失白莲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忧虑? A. 自然景色 B. 官场生活 C. 精神追求 D. 时间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