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相思 寄外

《长相思 寄外》

时间: 2025-04-29 21:21:51

诗句

见时羞。

别时愁。

百转千回不自由。

教人争罢休。

懒梳头。

怕凝眸。

明月光中上小楼。

思君枫叶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1:51

原文展示:

见时羞。别时愁。百转千回不自由。教人争罢休。懒梳头。怕凝眸。明月光中上小楼。思君枫叶秋。

白话文翻译:

见面时总是害羞,分别时却感到愁苦。心中思绪万千,难以自拔,令人无休止地争执烦恼。懒得梳理头发,害怕与人对视。明月照耀下,独自登上小楼,思念你如同秋天的枫叶般凄美。

注释:

  • 见时羞:见面时感到害羞,表现出初次相见的情感。
  • 别时愁:分别时感到忧愁,表达对离别的痛苦。
  • 百转千回:形容思绪复杂,反复曲折,难以自持。
  • 懒梳头:懒得打理头发,表现出心情的烦闷与失落。
  • 怕凝眸:害怕与人对视,表现出内心的脆弱与不安。
  • 明月光中:在明亮的月光下,渲染出清冷的氛围。
  • 思君枫叶秋:思念爱人如同秋天的枫叶,寓意凄凉和悲伤。

典故解析:

  • 明月:古代诗人常用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明月之下,常有对远方人的思念。
  • 枫叶:枫叶在秋季变红,象征着美丽却又短暂的生命,寄托了对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琇,清代诗人,因其诗词中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后人的喜爱。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创作背景:

《长相思 寄外》写于情感困扰的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爱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恋爱观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此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为主线,展现了在离别时的愁苦与思念。开篇“见时羞,别时愁”便直接抒发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变化,见面时的羞涩与分别时的心痛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百转千回不自由”更是传达了思念的无奈,情感的纠缠让人无法自拔。诗人又以“懒梳头、怕凝眸”等意象,描写了对恋情的无力感,表现了内心的脆弱与孤独。最后一句“思君枫叶秋”将思念与自然景象结合,枫叶象征着凄美而稍纵即逝的爱情,生动地传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见时羞:见到心爱的人时感到害羞,表现出爱慕之情的初见。
  2. 别时愁:分别时的痛苦,反映出深厚的感情。
  3. 百转千回不自由:思念的心绪复杂而反复,无法摆脱。
  4. 教人争罢休:思念使人无法安宁,总在心中争执。
  5. 懒梳头:因心情烦闷而懒于打理自己,表现心境的低落。
  6. 怕凝眸:害怕与他人对视,表现出内心的不安。
  7. 明月光中上小楼:在明亮的月光下独自登楼,渲染孤独感。
  8. 思君枫叶秋:思念爱人,如同秋天的枫叶,寓意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枫叶,形象地表达了凄美的情感。
  • 拟人:赋予思念以生命,使情感更为生动。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思念与离别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的无奈和伤感,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爱的渴望。
  • 枫叶: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爱情,富有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见时羞”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害羞 C. 悲伤

  2. “别时愁”指的是什么? A. 分离的痛苦 B. 喜悦的心情 C. 不安的心情

  3. 诗中提到的意象“枫叶”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美丽的爱情 C. 凄美与短暂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对思念的描绘,二者都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细腻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情感》

相关查询

惜分钗 看童子抖空冲 惜分钗 别恨 惜分钗 春闺 惜分钗 旅怀 惜分钗•闺情 惜分钗 惜分钗 惜分钗 其二 中秋忆旧人 惜分钗 其一 即事 惜分钗 怀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发而不可收 方字旁的字 乔龙画虎 司农仰屋 兀字旁的字 飠字旁的字 拊膺顿足 一步三摇 诐说 兰心蕙性 歺字旁的字 五作 拔树撼山 包含葭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彰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