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仙姿(游汪德邵园池,在饶州作)

《忆仙姿(游汪德邵园池,在饶州作)》

时间: 2025-05-02 08:26:02

诗句

试问春归何处。

蜂懒蝶忙来去。

婉娩倦寻芳,偶遂涉园成趣。

莺语。

莺语。

唤起小鱼吹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26:02

原文展示:

试问春归何处。蜂懒蝶忙来去。婉娩倦寻芳,偶遂涉园成趣。莺语。莺语。唤起小鱼吹絮。

白话文翻译:

我想问春天去了哪里?蜜蜂懒惰,蝴蝶忙着来回飞舞。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疲倦,偶尔漫步于园中,竟然也别有一番趣味。黄莺在歌唱,黄莺在歌唱,唤醒了小鱼在水面上轻轻吹动的柳絮。

注释:

  • 试问春归何处:试问春天到哪里去了?
  • 蜂懒蝶忙来去:蜜蜂变得懒惰,蝴蝶却忙着来往飞舞。
  • 婉娩:柔弱的样子,这里指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疲倦。
  • 倦寻芳:感到疲惫,不再追寻花香。
  • 偶遂涉园成趣:偶尔走进花园,竟然感到有趣。
  • 莺语:黄莺的歌声。

典故解析:

在古代,春天通常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而诗中提到的蜜蜂和蝴蝶则是春天的使者,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提到的“莺语”,即黄莺的鸣叫,常常用来表达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子茂,号韵冰,宋代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后来因政治原因隐居。洪皓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忆仙姿》创作于洪皓游览汪德邵园池期间,正值春天,春意盎然,诗人借此景抒发对春天的思念与惆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试问春归何处”就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表现出对春天去向的思索与迷惑。接着描绘了蜜蜂与蝴蝶的活动,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婉娩倦寻芳”,则透露出一种对春天的倦怠,似乎在感慨春天的美丽无法再吸引自己。这种情感的转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最后的“莺语”和“小鱼吹絮”则以生动的意象结束,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愉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提问引入主题,表现对春天的关注;
    • 第二句描写蜜蜂和蝴蝶的对比,表现春天的生动与疲惫;
    • 第三句则是诗人对园中漫步的自得,体现出一种悠闲;
    • 最后两句以黄莺的歌声唤醒小鱼,暗示春的气息依然存在。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莺语”,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蜂懒蝶忙”,展现了对比的美感。
  •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蜜蜂与蝴蝶:生命力的体现,象征着春天的生动;
  • 莺语:春天的音符,唤醒沉睡的心灵;
  • 小鱼吹絮:自然界的细腻与柔美,象征着春天的轻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问“春归何处”意在表达什么? a) 对春天的思念
    b) 对春天的厌倦
    c) 对春天的赞美

  2. “莺语”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3.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 a) 喜悦
    b) 疲倦与无奈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春宵》:同样描写春天,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甜蜜;
  • 《如梦令》:表现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往事的追忆,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洪皓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和寄光山徐员外 闻雁寄故人 春日紫岩山期客不至 酬郭先辈 和元宗元日大雪登楼 送钱副使黎阳发运 送荻栽与秀才朱观 赠维扬故人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其五 走笔送义兴令赵宣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闯见 肉字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韬光用晦 一见了然 毛字旁的字 遮劫 一竹竿打到底 龍字旁的字 词穷理绝 屠龙之伎 淫漦 包含果的词语有哪些 恶缘恶业 猿肱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