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闻雁寄故人

《闻雁寄故人》

时间: 2025-04-27 13:19:30

诗句

久和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9:30

原文展示:

闻雁寄故人 徐铉 〔唐代〕

久和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与异乡的客人相伴,深感自己官职卑微而羞愧。 不知那云上的雁儿,为何每年都能归来。 夜深人静时,雁声更显哀怨,天空中的身影更加微弱。 往年的离别之泪,今夜再次沾湿了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久和他乡客:长时间与外乡人相处。
  • 深惭薄宦非:深感自己官职低微而羞愧。
  • 不知云上雁:不知道高飞的雁鸟。
  • 何得每年归:为何每年都能返回。
  • 夜静声弥怨:夜晚寂静时,雁声更显哀怨。
  • 天空影更微:天空中雁的身影更加微弱。
  • 往年离别泪:过去离别时流下的眼泪。
  • 今夕重沾衣:今晚再次沾湿了衣襟。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表达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知名,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异乡为官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自己官职卑微的羞愧之情。诗中通过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雁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雁归的羡慕,也隐含了对自身无法归乡的无奈。夜晚的静谧与雁声的哀怨相映成趣,加深了诗中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成功地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久和他乡客”,表达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 “深惭薄宦非”,诗人对自己官职低微感到羞愧。
  •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通过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夜晚的静谧与雁声的哀怨相映,加深了诗中的离愁别绪。
  •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诗人回忆过去的离别,情感再次被触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雁的形象,比喻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 拟人:雁声“弥怨”,赋予雁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雁:象征着归乡和思念。
  • 夜静:营造出寂静和哀怨的氛围。
  • 天空影更微:形容雁的身影在天空中显得更加微弱,增强了离别的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雁的羡慕 B. 对雁的厌恶 C. 对雁的恐惧 D. 对雁的好奇

  2. 诗中“夜静声弥怨”中的“弥”字是什么意思? A. 更加 B. 减少 C. 停止 D. 开始

  3. 诗中“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悲伤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徐铉的《闻雁寄故人》与王维的《相思》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但徐铉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及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读和鉴赏。

相关查询

安分吟 首尾吟 其二 伤二舍弟无疾而化二首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后图即事三首 重阳前一日作 和花庵上牵牛花 安乐窝铭 责已吟 薰蕕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耂字旁的字 包含忧的词语有哪些 惊喜交集 色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扒拉不开 破矩为圜 唯恐 讲席 兀字旁的字 微身 牛字旁的字 纬武经文 下痢 削草除根 归全反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