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妙喜泉

《妙喜泉》

时间: 2025-04-29 17:49:09

诗句

二士共谈碑上法,千僧同酌沼中泉。

法门泉味知多少,水桶绳头一串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9:09

妙喜泉

原文展示:

二士共谈碑上法,千僧同酌沼中泉。
法门泉味知多少,水桶绳头一串穿。

白话文翻译:

两位高士在碑前谈论佛法,千名僧人在池中共享泉水。
法门的泉水滋味究竟有多少,就像水桶绳头上串着的水一样。

注释:

  • 二士:指两位高人或道士,暗示智慧与修行。
  • 碑上法:指碑文上的佛法或教义。
  • 千僧:形容僧侣众多,强调宗教氛围。
  • 沼中泉:指池塘中的泉水,象征灵性的源泉。
  • 法门:佛教的教义或入道的方法。
  • 水桶绳头:水桶的绳索头,形象地表达泉水的流动和使用工具的朴素。

典故解析:

  • 法门:在佛教中,法门常指佛教的教义或修行的方法,强调智慧的获得。
  • 泉水:泉水象征着智慧、灵性和生命的源泉,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寓意清纯与通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君璧,号澄怀,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妙喜泉》创作于范成大隐居时期,表达他对佛法的探讨与对自然泉水的赞美,反映出他对精神世界与自然世界的思考。

诗歌鉴赏:

《妙喜泉》是一首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中描绘了高士与僧侣们共同探讨佛法和享受自然泉水的场景。两位士者相谈甚欢,展示出一种和谐的修行氛围,而千僧同饮泉水则象征着众生共享智慧的美好景象。诗的最后一句提到“水桶绳头一串穿”,虽是形象的比喻,却隐含了对智慧的传承与分享,强调佛法的深入与普及。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述中,流露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士共谈碑上法:两位高士在碑前讨论佛教的教义,显示出对智慧与真理的追求。
  2. 千僧同酌沼中泉:成群的僧侣共同品味自然的泉水,展现出一种团结与共享的精神。
  3. 法门泉味知多少:询问法门的泉水究竟有多少滋味,暗示对佛法的深思。
  4. 水桶绳头一串穿:比喻泉水的流动,象征着智慧的传承与生活的朴素。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泉水”比喻佛法的滋养与智慧的源泉。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泉水象征灵性,传达出清澈与纯净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佛法的探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追求智慧和精神升华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智慧、灵性与生命的源泉,表达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 :代表智慧与修行者,强调人对真理的追求。
  • :象征宗教团体的团结,强调共同体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士共谈碑上法”中“法”指什么? A. 佛教教义
    B. 道德标准
    C. 科学知识

  2. “千僧同酌沼中泉”中,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独自修行
    B. 众生共享
    C. 孤独思考

  3. 诗中“水桶绳头一串穿”在比喻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智慧的流动
    C. 哲学的深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风格沉重。
  • 王维《竹里馆》:同样为山水题材,但更强调个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昌言官舍十题 其五 蜀葵 感物 龙女祠后塘自生荷花数权与史诚之更相酬和 双井茶寄赠景仁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昌言见督诗债戏绝句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留赏 闻景仁迁居计昌为诗寄之 和群贶幕秋四日登陆石寺阁泛洛舟·右泛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字旁的字 歆淫 慷慨仗义 华胄 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地春回 历精为治 手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压轴戏 轮箱 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深入细致 视险若夷 犹豫不决 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