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2:05
感庭秋·志通天地媾精神
作者: 王吉昌 〔元代〕
志通天地媾精神。
消息葆全真。
造化玄黄极妙,
炼九阳魂变逡巡。
西来祖意坦然伸。
无碍法门亲。
应化河沙周普,
露妙圆糟粕清醇。
全诗的意思是:志向能够通达天地,合乎精神的本质。内心的消息保持着全然的真实。造物的奥秘与天地的色彩是无比奇妙的,修炼九阳之气使灵魂不断变化、回旋。来自西方的祖师思想自然地展开,没有障碍的法门也亲近可得。应化于如河沙般广泛的存在,展现出妙法的圆满和杂质的清净。
作者介绍
王吉昌,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现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常用隐喻传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中融入了道教的哲学,表达了对自然与精神的融合理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追求。
《感庭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道教诗,王吉昌通过对天地、自然和修行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命理的感悟。诗中“志通天地”体现了作者心志的高远,强调内心要与天地相通,才能领悟更深的真理。接下来的“消息葆全真”,则是对自身真实内心的追求,体现出一种对道教“无为而治”思想的认同。
“造化玄黄极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更隐喻了天地的运转法则,是一种对宇宙奥秘的赞美。而“炼九阳魂变逡巡”则表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变化与蜕变,九阳在道教中象征着阳光、生命力,强调了通过修行达到更高境界的可能。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个人的志向到对自然的理解,再到修行的体悟,最后以“应化河沙周普”收尾,展现出作者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蕴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探索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通过修行实现自我提升,寻找内心的真实与精神的归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志通天地”的意思是:
A. 志向与自然沟通
B. 志向与人心相通
C. 志向与社会相通
D. 志向与灵魂相通
“造化玄黄极妙”中的“玄黄”指的是:
A. 黑与白
B. 阴与阳
C. 天地色彩
D. 生命与死亡
诗中提到的“九阳”主要象征:
A. 智慧与知识
B. 阳光与生命力
C. 理想与目标
D. 和平与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