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宿青阳驿

《宿青阳驿》

时间: 2025-05-02 14:24:59

诗句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4:59

原文展示: 宿青阳驿 空山摇落三秋暮,萤过疏帘月露团。 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中,树叶在秋天的傍晚摇落,萤火虫飞过稀疏的帘幕,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孤独的银灯下,忧愁得无法入睡,窗外风声萧萧,竹影摇曳,夜间的窗户显得格外寒冷。

注释:

  • 空山:指人迹罕至的山林。
  • 摇落:指树叶被风吹落。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深秋。
  • 疏帘:稀疏的帘幕。
  • 月露团: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 银灯:指油灯或蜡烛,因其光亮如银而得名。
  • 萧萧:形容风声。
  • 风竹:风吹动的竹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曾任宰相,后被叛军所杀。武元衡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宿青阳驿》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寂寞中的忧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空山、萤火、月光和露珠,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中的“空山摇落三秋暮”一句,既展现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萤过疏帘月露团”则进一步通过萤火虫和月露的意象,加深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后两句“寂寞银灯愁不寐,萧萧风竹夜窗寒”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愁思,银灯、风竹和夜窗的寒冷,都是诗人内心孤独和忧愁的外化。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摇落三秋暮”:空旷的山中,树叶在深秋的傍晚被风吹落,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2. “萤过疏帘月露团”:萤火虫飞过稀疏的帘幕,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增添了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3. “寂寞银灯愁不寐”:孤独的银灯下,诗人忧愁得无法入睡,直接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4. “萧萧风竹夜窗寒”:窗外风声萧萧,竹影摇曳,夜间的窗户显得格外寒冷,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月露团”比喻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形象生动。
  • 拟人:“寂寞银灯愁不寐”中的“愁不寐”赋予银灯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中“空山”对“萤过”,“摇落”对“疏帘”,“三秋暮”对“月露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着孤独和远离尘嚣。
  • 萤火:代表着夜晚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
  • 月露:象征着纯洁和清冷。
  • 银灯:代表着孤独和忧愁。
  • 风竹: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诗人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秋”指的是什么? A. 秋季的第三个月 B. 三个秋天 C. 秋天的三个月 答案:A

  2. “萤过疏帘月露团”中的“月露团”是什么意思? A. 月亮和露珠 B. 月光下的露珠凝结成团 C. 月亮和露珠的组合 答案:B

  3. 诗中的“寂寞银灯愁不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愁。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武元衡的《宿青阳驿》都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物,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加强调诗人的孤独和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武元衡的所有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武元衡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出塞 出塞 出塞曲 出塞行五首 其一 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 出塞行四首送郭建初归戚都护幕中 出塞曲送陈公聘使边 其二 出塞曲送陈公聘使边 其一 出塞曲 出塞曲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贞钱 万物之宜 灯结尾的成语 乛字旁的字 百媚千娇 为国为民 文阵 惊魂未定 冰灯 鸟字旁的字 立竿见影 包含摽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拘苛 侧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