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5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55:31
原文展示:
病中宿白水 吴泳 〔宋代〕 触势山行陡顿余,急携拄杖息禅居。 老僧不惜山中宝,持出银函贝叶书。
白话文翻译:
在山势险峻的地方行走感到疲惫,急忙带着拐杖到禅寺中休息。 老僧不吝惜山中的宝物,拿出装有贝叶经的银函。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佛教文化的理解。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生病期间,寻求精神慰藉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登山,感到疲惫后到禅寺中寻求安宁的情景。通过老僧拿出银函贝叶书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尊重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的心境和对佛法的向往。首句“触势山行陡顿余”,以“触势”和“陡顿”两个词,形象地表达了山路的险峻和身体的疲惫。第二句“急携拄杖息禅居”,则展现了作者急切寻求安宁的心情。后两句通过老僧拿出银函贝叶书的细节,不仅体现了佛法的珍贵,也反映了作者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寻求精神慰藉和安宁。通过病中登山和禅寺寻求安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尊重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触势山行陡顿余”描述了什么情景? A. 作者在山中行走感到疲惫 B. 作者在山中遇到美景 C. 作者在山中遇到危险 D. 作者在山中遇到老僧 答案:A
诗中“老僧不惜山中宝”中的“山中宝”指的是什么? A. 金银财宝 B. 佛经 C. 山中的美景 D. 山中的药材 答案:B
诗中“持出银函贝叶书”中的“银函贝叶书”象征着什么? A. 佛法的珍贵 B. 山中的宝物 C. 作者的病痛 D. 作者的希望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