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32
原文展示:
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满再别同官 吴泳 〔宋代〕
有客有客白其马,日倚垂杨问行者。 式微式微胡不归,未归满耳闻别诗。 断弦再续情绪恶,别酒重稔味如蜡。 袖中虽有金错刀,满镜愁云莫能割。 是时月露秋平分,庭前唤月月不应。 就令唤得山头月,照我离筵越愁绝。 陶靖节,潘安仁,种秫满畦花满城。 潘花陶酒总陈亦,不如昭文氏之琴不鼓无亏成。 芭蕉漱漱连夜雨,桂子纷纷落庭户。 旅雁无俦顾影单,明朝且响龙岩去。
白话文翻译:
有一位骑着白马的客人,每天靠着垂杨询问行人的消息。 为什么还不回家呢?还没回家就听到满耳的离别诗。 断了的琴弦再续上,情绪却变得更糟,再次品尝离别的酒,味道如同蜡一般无味。 袖中虽然有金错刀,但满镜的愁云却无法割舍。 此时月露平分秋色,庭院前呼唤月亮,月亮却不回应。 即使能唤来山头的月亮,照在离别的宴席上,只会更加愁苦。 陶靖节、潘安仁,种满了秫米和鲜花。 潘花陶酒虽然陈旧,但不如昭文氏的琴不弹奏也能保持完整。 芭蕉叶上连夜的雨声,桂花纷纷落在庭院中。 旅雁孤独无伴,明天一早就要飞向龙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泳,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描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八月十四夜,即将离开神泉官邸时的心情。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断弦再续”、“金错刀”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月露秋平分”、“芭蕉漱漱连夜雨”,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完整无缺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断弦再续”比喻的是什么? A. 感情的断裂与重续 B. 琴的修复 C. 离别的痛苦 D. 归乡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金错刀”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物品 B. 珍贵的情感 C. 离别的痛苦 D. 归乡的渴望
诗中“芭蕉漱漱连夜雨”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景象 B. 夏天的景象 C. 秋天的景象 D. 冬天的景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