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4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48:37
黄叶秋蝉忽满林,
客愁况是别离侵。
张骞槎去明河隔,
贾傅书来痛哭深。
渐有清霜浮画角,
更无流水入瑶琴。
谁怜此夜淮南梦,
丛桂青青露不禁。
黄叶纷纷,秋蝉在树林中鸣叫,
游子的忧愁更因离别而加重。
张骞的渡船已经驶去,明河被隔断,
贾傅的书信传来,令人痛哭流涕。
渐渐地,清霜在画角上浮现,
再也没有流水声流入瑶琴。
谁来怜惜今夜淮南的梦,
丛生的桂花在露水中显得格外青翠。
王广心,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离别、思乡的深刻体验。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在秋天的孤独与离别的苦楚。社会环境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结在诗中交织,反映出清代士人的忧伤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开头的“黄叶秋蝉忽满林”展现了秋天的萧瑟,蝉鸣声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着离别的情绪。接着,诗人以“客愁况是别离侵”直接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愁苦,这种情感是普遍的,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无比真实和深刻。
“张骞槎去明河隔,贾傅书来痛哭深”一句,通过历史典故引入了更多的情感层面,张骞的远行象征着离别的无奈,而贾傅的书信则是情感的寄托,显示了沟通的艰难与思念的深切。随后,诗人用“渐有清霜浮画角,更无流水入瑶琴”描绘出秋冬交替的寒冷,瑶琴的孤寂则更加强化了诗人的内心孤独。
最后一句“谁怜此夜淮南梦,丛桂青青露不禁”以梦境作为结尾,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中“黄叶”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美好的回忆
C. 欢乐的时光
D. 友谊的珍贵
“张骞槎去明河隔”中的“明河”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激昂
D.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