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谢氏一勺轩

《题谢氏一勺轩》

时间: 2025-05-03 18:51:45

诗句

一勺水,不满斗。

我吸之,勺在手。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

主人饮,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1:45

原文展示

一勺水,不满斗。我吸之,勺在手。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主人饮,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

白话文翻译

这只是一勺水,远远不够装满斗,我用嘴吸水,手中握着勺子。这水从天津的尾巴流出,最终注入海口。主人在饮水,小池塘被凿成青色的,我的房子有窗户,天光透过来。铁崖的道人对此表示赞同,称有人领悟了这个环,仿佛云梦之间吞下了八九。

注释

  • :盛水的器具,这里指一种小容量的容器。
  • :古代量器,通常用来量米等,容量较大。
  • 天津尾:指的可能是天津地区的某个地理位置。
  • 海焦口:海的出入口,指水流入海洋的地方。
  • :古代建筑中用来遮盖的材料。
  • :这里形容小池的水色。
  • 铁崖道人: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智者,具有反思和领悟的能力。
  • 云梦:古代著名的云梦泽,象征着辽阔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80-1350),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自然的细腻描绘而著称。他的作品多受山水画影响,常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文化艺术虽有发展但也受到限制。杨维桢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谢氏一勺轩》是一首独特且富有哲理的诗作。杨维桢以简练的语言,通过一勺水的意象,传达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开篇以“一勺水,不满斗”来引入,勺虽小,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只获得了微薄的满足。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反思生活的量与质,更引发人们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接着,“我吸之,勺在手”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把握与珍视,虽是微小之物,但却在手中,显示出一种掌控感。而“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则用地理意象勾勒出水的流动,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空间,暗示着生命的无尽可能性。

“主人饮”一句则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更是描绘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恬静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享受。

最后两句“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云梦吞八九”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提及道人的智慧与领悟,暗示着生活的深刻哲理,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虽然渺小,但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理解与领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勺水,不满斗:开篇用一勺水象征微薄的生活,暗示现实的局限。
  2. 我吸之,勺在手:表达对现状的接受与掌握,体现自我意识。
  3. 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地理意象描绘水流的方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4. 主人饮,小池凿吾蔀青,天纳牖:描绘生活环境,展现与自然的和谐。
  5. 吾铁崖道人韪之曰有人悟此环:引入智者的观察,强调领悟的重要性。
  6. 云梦吞八九:象征广阔与深邃,暗示无限的可能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水勺比作人生的有限,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看法。
  • 对仗:如“上连天津尾,下泄海焦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 意象:水、池塘、窗户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个自然和谐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感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寓意着无常。
  • :代表微小与局限,反映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 池塘:象征宁静与和谐,体现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
  • 窗户:代表视野与希望,暗示开放与接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开头用什么意象来引入主题?

    • A. 一斗水
    • B. 一勺水
    • C. 一池水
  2. 诗中提到的“铁崖道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生命的领悟
    • C. 对自然的反思
  3. “云梦吞八九”主要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渺小
    • B. 无限的可能性
    • C. 生命的终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月夜忆舍弟》:杜甫,探讨家庭与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此诗的对比:两者都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是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哲学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杨维桢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冒雨泛苕溪,桃花零落已甚,为赋此解 满庭芳 赠洞云散人陈姑 满庭芳 新治西寮,岁晚叙意,辄题一解,时戊申十月。 满庭芳 刘姑惠佛手茉莉赋谢 满庭芳 咏腊梅和京少韵 满庭芳·槐院风清 满庭芳 元夕陪司农公观灯小饮 满庭芳·寄感 满庭芳 寿姚芷陔通守母夫人八十 满庭芳 赠莱阳县众醮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正经八百 食味方丈 微波炉 壤坟 夫主 包含传的成语 实禀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衣字旁的字 如此而已 齊字旁的字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包含寓的词语有哪些 陈告 尊官厚禄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