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7:37
感皇恩
作者: 姬翼 〔元代〕
清净本然真,红染积染。世网情枷竞趍谄。茫茫苦海,鼓荡洪涛潋滟。弄潮人不避风波险。彼岸高登,家园点检。千古离魂自招飐。般般拂尽,依旧元初一点。夜光舒洞府云霞敛。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感悟。原本清净的本性被各种欲望和情感所染污。在这个充满竞争和谄媚的世界里,人们在苦海中挣扎,波涛汹涌不已。那些在潮流中搏击的人,毫无畏惧地面对风浪的危险。理想的彼岸高处,家园的安宁需要细心检点。历史的离魂在千古之间自我浮现,所有的烦恼都被轻轻拂去,唯有那最初的纯真依旧存在。而夜空的光辉渐渐舒展,洞府的云霞也随之收敛。
姬翼,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感皇恩”是对皇恩浩荡的感慨,同时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奈的反思。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常面临失意和对国家的忠诚之间的挣扎。
这首诗通过对比清净本性与世俗染污的矛盾,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伪。诗中对“红染积染”的描写,表现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表明人们在欲望的驱使下,逐渐失去了本真。接着,诗人描绘了在茫茫苦海中,人们奋力挣扎的场景,表露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通过“弄潮人不避风波险”的形象,展现了勇者无畏的精神,鼓励人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最后,诗人希望能够回归那一份最初的纯真,追寻心灵的安宁。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世俗的批判,到对理想的追求,再到对内心宁静的向往,展现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性本真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揭示了人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这些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其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邃。
诗中“清净本然真”表达了什么?
a) 人性本善
b) 人性本恶
c) 人性复杂
答案:a
“茫茫苦海”比喻了什么?
a) 社会的美好
b) 人生的困难
c) 个人的成功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弄潮人”指的是:
a) 勇于挑战困难的人
b) 容易被风吹走的人
c) 喜欢钓鱼的人
答案:a
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和姬翼的《感皇恩》,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姬翼则关注人性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