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行鸣山二首 其二

《早行鸣山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8-04 09:34:12

诗句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9:34:12

原文展示:

早行鸣山二首 其二
灵山未见见龟山,且捲诗书子细看。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

白话文翻译:

第一句:灵山还没见到,倒是见到了龟山;
第二句:先把诗书卷起,细细品味。
第三句:春日的温暖,真是年后的好时光;
第四句:春风应该带来腊月之前的寒意。

注释:

  • 灵山:指一座山,可能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山或景象。
  • 龟山:具体指代不明,可能是一座实际存在的山。
  • :卷起、收起。
  • 子细看:细心地观察、品味。
  • 年后:指农历新年之后的时间。
  • 腊前寒:指农历腊月前的寒冷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因其作品生动清新而受到广泛喜爱。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日,正值年后,诗人可能在游历中感受到春暖与寒气的交替,因而写下此作。通过与自然的对话,展现了他对春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风格描绘了春日的气息和诗人的感受。开篇提到“灵山未见见龟山”,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出一种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灵山象征理想,而龟山则是眼前的现实,暗示了诗人追求美好事物的渴望。接着“且捲诗书子细看”,表达了他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对诗书的热爱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求知的渴望和宁静的心境。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风须带腊前寒”,在这两句中,诗人饱含对春日的喜悦,同时也提到了春风的寒意,提醒人们春天并非一味的温暖,而是包含了多种气候的交替。这种对比手法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让人感受到春天变化无常的特质。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带有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山未见见龟山:诗人尚未见到理想中的灵山,却在眼前见到了龟山,这种景象暗示了对理想的追求。
  2. 且捲诗书子细看: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放下外界的干扰,专心阅读诗书,反映出他对知识的渴求。
  3. 春日幸从年后暖: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诗人对此感到欣喜。
  4. 春风须带腊前寒:春风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温暖的持续,提醒人们春天的多变。

修辞手法:

  • 对比:灵山与龟山的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须带腊前寒”的特性,形成一种生动的描写。
  • 意象:诗中的“灵山”、“龟山”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生活的多变与对知识的渴望,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灵山:象征理想、追求。
  • 龟山:代表现实、眼前的景象。
  • 春日:象征希望、温暖。
  • 腊前寒:象征变化、世事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山”象征什么?
    A. 现实
    B. 理想
    C. 冷漠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春日幸从年后__”。

  3. 判断题:诗中的“春风须带腊前寒”表达了春天一味温暖的概念。(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清晨的自然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上更为奔放,与杨万里的沉稳内敛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峡中尝茶 舟行 长江县经贾岛墓 寄左省张起居 荆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屿 蜀中赏海棠 山鸟 短褐 折得梅 下第退居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探竿影草 告贷无门 波波碌碌 面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全神关注 釒字旁的字 气冲斗牛 百中百发 殳字旁的字 土烟 禁体 尘喧 横金 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