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2
谒张安国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帝苑花穠记并游,
万人回首看鳌头。
也知旬月应颛面,
巳逼云霄又作州。
别后闻公非故我,
学林著脚到前修。
登门犹说同年话,
未觉红鸾映白鸥。
在皇帝的花园中游玩,看到花朵繁茂的景象,
人们纷纷回头仰望那高高的鳌头。
也知道经过数月的时光,面貌依然光鲜,
已经逼近云霄,又仿佛成为了一个州。
自从分别之后听说您并非我所熟知,
但是在学林中走到前面,还是可以见到您。
登门之后仍旧谈论着同年时的往事,
不觉间,红鸾与白鸥在眼前映现。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杨万里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对张安国的拜访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作者在诗中通过描绘花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情感。
《谒张安国》展现了杨万里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怀念之情。诗的开头以“帝苑花穠”引入,描绘了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提到“万人回首看鳌头”,不仅描绘了众人仰望的场景,也暗示了张安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尊重。
诗中提到的“旬月应颛面”,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以及对友人容颜的思念,仿佛在说,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张安国依然保持着风采。接下来的“巳逼云霄又作州”则通过对张安国成就的赞美,映射出作者对理想与成功的向往。
在“别后闻公非故我”中,诗人有些失落地提到友人已非昔日的模样,显示出时间对人际关系的冲击。然而,随后的“学林著脚到前修”则展现出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尽管变化无常,依然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近彼此。
最后两句“登门犹说同年话,未觉红鸾映白鸥”,表现了在重逢时的亲切与温暖,仿佛时间并没有改变他们之间的默契,红鸾与白鸥的意象则象征着美好与和谐,增强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情脉脉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张安国的回忆与描写,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帝苑”指的是什么?
“红鸾映白鸥”可以象征什么?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张安国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