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2:48
赠永平寺僧了空
——范冲 〔宋代〕
几回飞锡入红尘,一任随缘自在身。
琢句不妨明日用,援琴谁与听阳春。
扬眉瞬目如相委,捧腹狂歌即是真。
汤饼藜羹奉朝夕,自怜担板小乘人。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曾几次带着锡杖走入红尘,任凭缘分随意,保持我的自在。若有好的诗句,何妨留到明天再用,弹琴时又有谁来听我在阳春的歌唱。抬头瞬间如同相互承诺,捧腹狂歌就是我真实的自我。每天吃汤饼和藜羹,唯有我这小乘人自怜自惜。
作者介绍:范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范冲一生中对世俗的观察与思考。作为一名僧人,他在世俗与修行之间徘徊,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我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洒脱态度。首联“一任随缘自在身”展现了作者的心态,面对喧嚣的红尘,他选择随缘而行,体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随后,诗人提到“琢句不妨明日用”,表达了创作的从容与不迫,诗句并不是急于求成,而是留待时日,显得尤为珍贵。
在音乐的部分,他问道“援琴谁与听阳春”,不仅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也反映了孤独的心境,似乎在呼唤能够理解他的人。接下来的“扬眉瞬目如相委”,将瞬间的相视默契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在表达一种心灵的契合。
最后以简单的饮食作为结尾,突显了生活的简单与质朴,带有自嘲的意味,反映了作者对小乘人的一种自怜与自嘲。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风格中,蕴含着对人生、生活和自我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在”与“真实”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我的反省,展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然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锡”指的是什么?
“琢句不妨明日用”中的“琢句”是什么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自怜担板小乘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