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9:54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
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
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
籧篨视名器,果蓏指乾坤。
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
仲氏气无前,为文思涌泉。
飘然落笔地,时出疾邪篇。
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
凄凉悲故客,不及见华颠。
第一首:
虽然他早有病痛,但和客人交谈时总是言辞清晰。
他不相信疾病是累赘,认为学习有其根源。
看似简单的器物,却能映射出宇宙的深邃。
长短的事何必去计较,传家之业已经有孙子承继。
第二首:
仲氏的气概无人能及,文思如泉水涌出。
他轻轻挥笔,时而写出绝妙的文章。
树干需要经受雪的考验,骏马在鞭下奔腾。
对故人的悲凉与思念,无法与看到他的风华相比。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在词、赋等方面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为了悼念欧阳修和仲纯两位友人的去世而作。苏辙在诗中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对疾苦的反思以及对学问的尊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的感悟。
苏辙的《欧阳伯和仲纯挽词二首》通过两首诗的形式,深刻表现了对友人的悼念与敬意。诗中,苏辙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虽然作者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他与客人交谈时的清晰言辞显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对学问的热爱。他不把疾病视为负担,而是认为学问的追求才是生命的根基。
在第二首中,苏辙进一步描绘了仲氏的才华与气度,表现出对其文思的赞美,强调了真正的文人应当在困难面前展现出更为坚定的信念与气概。诗的后面部分提到的“杶干要经雪,骅骝行著鞭”,不仅象征着对友情的坚守,也暗示了人生的磨难与奋斗,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苏辙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强调学问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欧阳伯和仲纯挽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清言”指的是什么?
诗中“长短何须问”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