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16
待月倚楼西,坐久夜未上。
四顾景茫茫,昏黑穷远望。
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
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
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
美人在何处,引领空惆怅。
归卧息烦襟,澄怀悟色相。
无心引月看,玉镜照窗朗。
在西楼倚靠着等待明月,坐了很久却夜色未深。
四面环顾,景色模糊不清,昏暗的夜色遥远无边。
层层云霭笼罩,宫殿的轮廓失去了清晰。
银河淡淡地不再明亮,繁星只在寥寥可见。
纤细的女子驾着晶莹的月轮,静谧中传来隐秘的音响。
美人究竟在哪里呢?引发我无尽的惆怅。
归来后躺下,放下烦恼,心境清澈,领悟到色相的本质。
无心去引月观看,只让那明镜般的月光照耀窗前。
作者介绍:陈锦汉,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时期,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个领域。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现自然景观与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倚楼等待月光,反映出他对美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于孤独、寂静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待月》是一首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作品,诗人在月夜的静谧中,感受到了一种深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以“待月倚楼西”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期待,而“坐久夜未上”则揭示了漫长的等待带来的焦虑与无奈。接着,诗人四顾茫茫的景象,昏暗的夜色仿佛无尽无边,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在描绘夜空时,诗人用“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的句子,展现了夜色与宫殿的交融,给人一种失落与虚幻的感觉。银河的“淡不辉”,繁星的“见三两”,更是让人感受到寂静的深邃。接下来的“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与美人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追寻。
最后,诗人回归内心,选择归卧,以“澄怀悟色相”来反思自己的情感,达到一种心灵的宁静。整首诗情感细腻,结构紧凑,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对美的渴望与内心的波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拟人(如“纤阿御晶轮”)、对仗(如“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月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领悟。
诗词测试:
《待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陈锦汉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明河淡不辉”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银河
D) 星星
“无心引月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渴望
B) 疲惫
C) 宁静
D)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