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6 21:0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21:04:44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
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的钟声通过风传来,云彩和霞光映照在浅水之上。想要知道钟声消失的地方,只有在鸟儿飞绝的遥远天空中才能找到。
钱起,字仲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作品多呈现出淡雅的情怀。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是钱起在蓝田山水间游览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远山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诗的开头“风送出山钟”,以一种轻柔的方式引入音响的意象。钟声飘荡在山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描绘了“云霞度水浅”的美景,云彩与霞光的交织让水面显得更加清澈。这一描写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展现,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明晰与平和。
“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则通过鸟儿飞去的意象,体现了一种孤寂与思索。鸟儿的消失,让人感受到一种空旷与遥远,仿佛钟声和自然的美好都在这一瞬间消逝。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表达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性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景色的珍惜,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风送出山钟”中的“山钟”指的是什么?
诗中“云霞度水浅”描写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欲知声尽处,鸟灭寥天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钱起的《远山钟》更注重声音与空间的结合,王维则更突出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