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12
宿长芦寺下四绝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建邺春江水拍天,
趁潮先发六宫船。
何时彤笔严清禁,
缥缈金铺生瑞烟。
在建邺春天的江水上,波浪拍打着天空,
借着潮水,先行发出六宫的船只。
何时才能用红笔来严密禁制,
缥缈的金铺上升起瑞气的烟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晨,号梅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其作品多关注时政、自然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春江水暖的时节,表达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安定的期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郑刚中的《宿长芦寺下四绝》以春江为背景,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江水和与之相应的船只,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节奏感的画面。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江水拍打着天空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仿佛耳边响起了水波的声音,眼前浮现出青翠的春景。紧接着,诗人借助潮水的力量,描写了皇家船只的启航,暗示着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对权力运作的思考。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期待,彤笔象征着权威的法令,诗人渴望清明的政治环境,而缥缈的金铺与瑞烟则传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寓意着国家的繁荣和安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与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江的生机和对政治清明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建邺”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彤笔”象征什么?
A. 权威的法令
B. 春天的气息
C. 诗人的情感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来?
A. 船只和烟雾
B. 太阳和大海
C. 花朵和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