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4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46:47
灌口江源不断流,峨眉山月几番秋。
江山好处吾能记,为问江山记客否?
灌口江的水源不断流淌,峨眉山上的月亮已经经历了多少个秋天。
这片美丽的江山我记得清楚,想请问你们,江山的美丽是否还留在客人的心中?
本诗中提到的“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象征着宗教与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以及书法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故乡的热爱。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乡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强烈的乡土情怀。
这首诗以清丽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开篇“灌口江源不断流”,给人一种流动感,象征着时间的无尽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而“峨眉山月几番秋”则通过月亮的变化暗示时间的轮回,使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最后两句则引发思考,诗人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在探讨记忆与情感的联系,体现出一种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江山的珍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色引发的情感,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中提到的“峨眉山”主要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宗教与自然的和谐
C. 人生的悲欢离合
D. 乡土的记忆
诗人通过哪种修辞手法表达时间的流逝?
A. 夸张
B. 比喻
C. 对仗
D. 设问
诗的最后一句“为问江山记客否”意在表达什么?
A. 对美好景色的遗忘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故乡的思念与珍惜
D. 对他人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