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舅母太夫人方氏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5-06 19:19:02

诗句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2

原文展示:

四德仪邦族,三迁奠里门。
姑宁忧疾痛,子自乐平反。
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那知秋暑退,无复御轻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舅母的追悼之情。前两句提到舅母的四种美德为家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三次迁徙让家门更加稳固;后两句则描绘了舅母在世时的关怀与照顾,以及在炎热的夏天,享受着她的关怀和安逸。最后却感慨时光流逝,秋天的暑气已退去,却再也无法享受舅母的庇护。

注释:

  • 四德:指的是妇女的四种美德:德、言、行、容。
  • 三迁:指的是家族的三次迁移,象征稳定与繁荣。
  • 姑宁:指舅母的关心与照顾。
  • 乐平反:子女在舅母的关怀下,能够得到快乐与安宁。
  • 轻轩:指轻便的车舱,象征着安逸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澄心,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擅长山水诗,重视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这首挽词是范成大为舅母所作,表达对亲人的怀念与敬意。舅母在其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美德和关怀深深影响了他。

诗歌鉴赏:

这首挽词展现了诗人对舅母深切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四德与迁徙的描写,体现了舅母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她的美德不仅体现在个人品德上,更在于她对家族的凝聚力与支持。而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夏日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舅母给予的温暖与庇护。最后一句的秋暑退去,象征着舅母的离世,给人以无尽的惆怅与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展现了作者对亲情的深刻理解与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德仪邦族:舅母的美德成就了家族的荣誉。
  2. 三迁奠里门:三次的迁移让家族更加稳固,象征着稳定的生活。
  3. 姑宁忧疾痛:舅母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人不再忧虑与痛苦。
  4. 子自乐平反:在舅母的关怀下,子女们能得到快乐。
  5. 夏枕方供扇:夏天的清凉让人感受到她的呵护。
  6. 薰堂甫种萱:象征着舅母的温暖与关怀。
  7. 那知秋暑退:当秋天来临,暑气消退时,舅母却已不在。
  8. 无复御轻轩:失去舅母后,生活变得孤独无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夏枕方供扇,薰堂甫种萱”。
  • 比喻:将舅母的关爱比作清凉的夏日,具有象征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四德:象征美德与家庭价值。
  • :代表清凉与舒适,舅母的关怀。
  • 轻轩:象征安逸生活的失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四德”指的是什么?

    • A. 艺术、文学、科技、道德
    • B. 德、言、行、容
    • C. 忍、让、智、勇
  2. “三迁”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迁移的次数
    • B. 家族的稳定与繁荣
    • C. 旅行的经历
  3. “那知秋暑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惆怅与失落
    •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杜甫的挽人诗都表现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但范成大的作品更注重家庭美德与关怀,而杜甫则更多地体现在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范成大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与人生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虎丘 严先生祠 与诸生三到徐氏园得兵曹郎简而始入 祖堂夜归 牛首斋罢便往祖堂献花岩迫晡矣 雪中粉团 张太君六十诗 景文索送其县史入觐 白云遥祝为韬仲赋 上虞母夫人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烂若披锦 无昼无夜 川字旁的字 朱红标判 鬲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情苗 秋觐 青字旁的字 饱当知人饥 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告诫 高不可登 言字旁的字 鸢肩火色 窑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